中新網9月11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1日刊文《兩岸記者 閱兵村先行“軍聞交流”》說,臺灣記者首度出現在解放軍部隊的“閱兵村”,大陸軍報記者抓住難得機會,就想聽聽臺灣同業看到閱兵部隊的心得與感想;雖然不算實質的交流,但兩岸記者得以在閱兵村晤談、溝通,這也是兩岸良性發展的表征。
文章摘錄如下:
央視七套(軍事頻道)軍事節目中心編導朱縵問說:“怎么樣,看到解放軍閱兵部隊操練,你心情有什么特別感受?”
《解放軍報》駐北京軍區資深軍報記者夏洪平少校則問:“臺灣媒體今年關注解放軍的閱兵活動嗎?你最關注那些項目?”
臺灣記者首度出現在解放軍部隊的“閱兵村”,大陸軍報記者抓住難得機會,就想聽聽臺灣同業看到閱兵部隊的心得與感想;雖然不算實質的交流,但兩岸記者得以在閱兵村晤談、溝通,這也是兩岸良性發展的表征。
大陸軍方過去軍事演習或涉臺活動,臺灣媒體或臺灣駐京記者沒有機會直接參與報道。同樣,從2001年起,臺灣已開放大陸媒體駐臺采訪,但臺灣的軍事活動或軍方記者會,也視大陸駐臺記者為“特殊對象”。因此,兩岸新聞交流的領域,也難以突破傳統限制,遲遲無法開展新局。
兩岸軍事議題高度敏感,癥結源自過去的國共內戰、軍事沖突所造成的陰影,以及冷戰、冷和時期所遺留的價值對立。
出身新華社港臺部的大陸臺辦發言人范麗青,是該社最早從事臺灣新聞采編的資深新聞工作者。據透露,新華社早年的臺灣新聞,就畫歸在軍事新聞部;這種現象就如同臺灣媒體早年也將大陸新聞視為“匪情資料”一樣。
兩岸軍事與“外交”議題,長期以來是“求同存異”的異之所在。不過,這些根深蒂固的“異”,在兩岸關系出現新形勢以來,已獲得應有的重視。軍事互信機制、“外交休兵”議題,雖然仍未列為主議題,但提上議事日程應可期待。(王銘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