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0日電 《香港商報》30日刊出署名文章說,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倘若香港不能融入國家主體經濟、不能成為珠三角不可分隔的一部分,既有的國際大都會地位都將下降,遑論進一步強化。當面對全球金融危機,香港必須傾向于加快融入國家、珠三角。這是應對當前困難的必須,也有利于中長期加強香港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從而增強國際性。
文章摘錄如下:
《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簡稱《綱要》)和《深圳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簡稱《方案》)付諸實施,標志著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更高階段,標志著深圳在珠三角經濟區建設中扮演新的更高層次的表率作用,也意味著香港與深圳經濟、廣東省珠三角經濟一體化邁向一個新的更高水平。
港深融合是唯一選擇
自上世紀80年代中,香港制造業大規模遷往廣東省珠三角以來,香港與珠三角經濟一體化不可逆轉也不可阻擋。2003年CEPA簽署并實施,嗣后,每年增加新的內容,使香港不僅與珠三角,而且與整個國家主體經濟走向一體化。
固然,基于“天時地利人和”的特殊條件,香港與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繼續領先于她與整個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如今,在CEPA繼續不斷深化的同時,開始實施《綱要》和《方案》,既推動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繼續深入,也推動香港與珠三角、尤其深圳經濟一體化繼續領先。
目前,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已實現“商品貿易自由化”;參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和經驗,正在進行的是,建設商品、服務、資金和勞動力全面自由化的統一大市場。在這一階段,需要香港與國家主體的相關法規、制度和政策趨向于協同或統一。鑒于國家太大、各省市自治區發展很不平衡,由廣東省珠三角、尤其深圳與香港率先建立商品、服務、資金和勞動力全面自由化的大市場,是唯一可行的戰略選擇。
7月20日,報章曾刊登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專訪。唐英年稱,香港的出路在于“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框架下的融合發展觀;朝著粵港融合的目標前進,香港的市場規模可以由現在的700萬人口擴展至一億人口,香港人可以選擇一個更便宜更優質的生活環境;在“一加一大于二”的優勢互補下,珠三角可以成為全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他描繪了一幅粵港融合的遠景:10年后,香港人可以住在東莞而去沙田上班,可以家住深圳龍華而在尖沙咀工作。
本港有論者提出來一個問題:“若香港在融入珠三角的過程中,自我放棄‘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最終只能‘變身’成為一個與中國內地城市沒有區別的都會而已,屆時香港的價值在哪里?”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公允而論,問題的答案不只一個,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問題恰恰在于,這位論者僅僅提供可能是消極的答案,從而,對于香港與廣東省珠三角、尤其深圳經濟一體化的繼續深入,表示疑慮甚至否定。
該論者希望進一步強化香港的國際功能,應予肯定。但問題在于,在21世紀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倘若香港不能融入國家主體經濟、不能成為珠三角經濟區的不可分隔的一部分,換言之,倘若不能以整個國家、尤其珠三角的經濟為依托,那么,香港既有的國際大都會地位都將下降,遑論進一步強化。惟有融入國家、珠三角,與深圳共建21世紀國際大都會,香港在21世紀才能繼續生存和發展。
不融入國家將受害
融入國家、珠三角,會不會削弱香港的“國際性”?在某種程度上,有可能。香港保持國際大都會特色又融入國家,在中長期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在短期可能產生“張力”。當前,面對“百年一遇”全球金融危機和全球性嚴重經濟衰退,香港必須傾向于加快融入國家、珠三角,加快與深圳共建國際大都會的步伐。這是應對當前困難的必須,也有利于中長期進一步加強香港與世界經濟、主要是發達國家經濟的聯系。
一方面,必須承認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繼續深入要求香港社會在觀念和心理上做出艱難而痛苦的抉擇。另一方面,必須指出,倘若香港社會不能及時做出必須的抉擇,那么,香港融入國家、珠三角,與深圳共建國際大都會的進程就會遭受挫折。果如此,則不僅對國家不利,同樣,香港亦將深受其害。( 周八駿)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