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5日電 日本新一期《中文導報》刊出文章說,韓國媒體草創新概念Chaiwan,用來指稱臺灣海峽兩岸經貿攜手后產生的巨大合力。無論是臺灣提出“經濟重于政治”,還是大陸倡導“經濟優先,循序全面發展;互信為重,逐步破解難題”,都指向一個新方向,那就是讓Chaiwan不僅成為經濟合作的成果,更成為政治統合的起點。Chaiwan概念被應時提出,除了可以描述兩岸經濟合作實力以外,更十分形象地展示了一種歷史大趨勢,那就是兩岸未來走向統合勢在必然。
文章摘錄如下:
當世人還在將信將疑地解讀、確認、消化美國哈佛大學尼爾•弗格森教授創造Chimerica一詞來描述中美經濟一體化的時候,擅于照葫蘆畫瓢的韓國媒體已迅速草創了一個新概念Chaiwan,用來指稱臺灣海峽兩岸經貿攜手后產生的巨大合力。這一概念也表達了韓國、日本乃至整個東亞經濟圈面對Chaiwan合力而感受到的巨大壓力。
在2008年經歷了國民黨勝選、馬英九執政后,過去幾年里國共會談所達成的原則和愿景,正通過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兩會會談方式得到迅速落實。“大三通”的實現,為兩岸經貿合作交流打開了大通道。
目前,兩岸貿易總額已接近1300億美元,即使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間,貿易總量也是不畏政治壓力而逆勢上揚,節節升高,那么在兩岸政治關系和交流環境達到60年來最好階段的今天,兩岸經貿合作更擁有了擴大規模、提升層次,實現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的充分條件。
在政治環境大幅緩和的同時,全球金融風暴引發的國際市場收縮和經營環境惡化,也在客觀上推動兩岸必須走合作雙贏之路。尤其是大陸已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臺灣要擺脫全球經濟危機的漩渦,只有登陸上岸,更多地往大陸市場找生路。
正是這種天時、地利、人和,促成兩岸經貿交流出現異軍突起新局面,使得Chaiwan作為兩岸經濟合作,乃至整個中華經濟圈的實力概念應運而生。催生Chaiwan的政策措施包括:
一、2009年,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全面展開,估計全年可望突破50萬人次;二、大陸商務部組織派遣大型企業赴臺采購方興未艾,來自大陸的政策新訂單讓臺灣企業如逢甘霖。作為大陸采購首發團的“兩岸經貿促進考察團”5月底抵臺,未來幾個月里,將有7—9個采購團赴臺考察訂貨;三、在大型液晶平板為代表的高新產業方面,大陸為臺灣提供了明顯的政策傾斜,兩岸攜手創造液晶電視生產和銷售新奇跡,更使在這個領域稱雄世界的日、韓巨頭垂涎不已、叫苦不迭;四、過去30年里,臺灣向大陸單向投資近500億美元,臺資在大陸開辦企業超過63500家。隨著兩岸經貿交流深入和政策放緩,陸資進入臺灣已是充滿現實性的話題,臺灣將在多種領域向大陸資金開放;五、大陸省市與臺灣展開地區間交流新模式也是如火如荼,如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5月訪臺,首屆“重慶-臺灣周”順利舉辦等。
Chaiwan指稱的兩岸經貿合作新態勢正在形成,并釋放出巨大能量。一年來,兩岸兩會善意互動,積累互信,達成九項協議,不僅改變了兩岸關系發展,也改善著人民的思考、生活、家庭,甚至企業的經營型態。兩岸經貿全面合作剛啟動,已顯現巨大合力,而兩岸共同市場開啟談判,或許會以另一種方式達成兩岸間獨特的經貿關系,這將推動Chaiwan的大整合、大躍進。
兩岸已同意在今年下半年展開會談。無論是臺灣提出“經濟重于政治”,還是大陸倡導“經濟優先,循序全面發展;互信為重,逐步破解難題”,都指向了一個新的方向,那就是讓Chaiwan不僅成為經濟合作的成果,更成為政治統合的起點。
臺灣當局副領導人蕭萬長,多年來研究并提倡兩岸共同市場。他認為包括兩岸四地的大中華經濟圈正在成型,兩岸共同市場也需相應發展,以便兩岸的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能自由流動。兩岸共同市場是兩岸四地增加在亞太地區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臺灣和平、區域安全的保障,長遠看來,更是兩岸政治和社會制度統合的起點。
顯然,Chaiwan概念被應時提出,除了可以描述兩岸經濟合作實力以外,更十分形象地展示了一種歷史大趨勢,那就是兩岸未來走向統合勢在必然。(申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