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7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27日發表社論說,陳菊訪大陸,可說是兩岸之間及臺灣內部的一個轉機。當民進黨也認識到必須與大陸打交道時,也許,黨內精英應該調整政治語言及手法,民進黨與國民黨有什么道理必須要你死我活、毫無協商空間的對抗?要達到這一步,不妨將陳菊當成一面鏡子,她照出了“昨是今非”的“機會主義臺獨”。
文章摘錄如下:
“我坐黑牢的時候,那些‘獨派’在哪”,陳菊一句話道破歷史的吊詭,過去幾年來,高坐民進黨“政府”廟堂之上的、亦或近年來臺面上最為活躍的“獨派”大老,鮮有當年的“政治受難者”;所以,這幾年來常出現一個諷刺的畫面:沒坐過牢的“獨派”,譴責當年的“政治受難者”“不愛臺”、“出賣臺灣”。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施明德。自從施明德二年前發起紅衫軍反貪倒扁運動以來,深綠人士“賣臺”大帽子就如影隨形。
其實,這種“賣臺”的政治戲碼,就是一種分割戰術。被視為納粹學者的卡爾•舒密特曾表示,所謂政治,就是分清敵我。對一心只有輸贏的政治人物而言,幾乎只要靠著本能及尖銳的嗅覺,就知道怎么玩這種野蠻游戲;仡櫼幌露稹鹚、二○○八年的“總統大選”,扁打他最擅長的議題戰,對對手的“柔性政變”等諸多“罪名”,將場場選戰打得腥風血雨。
可怕的是,分割敵我的戰爭一旦開始,就是沒有終點的。二○○四年是民進黨將國民黨切割為“不愛臺”,但是到了二○○八年,面對黨內競爭,民進黨又在同志中尋找敵人,圈子愈畫愈小,直到除了百分之五的“極獨”人士外、舉臺都“賣臺”為止。在這樣的發展下,連陳菊都會被“獨派”人士指不愛臺,其實并不令人意外。
如果陳菊今日被批評為“不夠愛臺灣”,是一個荒謬可笑的指控,那我們可以檢視過去幾年來在政治權斗中“流下斑斑血跡”的所謂“賣臺人士”,是否擔得起這樣的罵名?
施明德任民進黨主席時代與新黨大和解,引發部分“獨派”反彈、出走,但是,扁二○○○年當選“總統”后不久就拜訪“戒嚴時代”主導情治系統的王升,也沒有任何“獨派”因此辭去資政、顧問;許信良擔任主席時主張“大膽西進”,更曾因此被群眾痛打、因輕微腦震蕩而住院;曾因海外“獨派”身份而選舉加分的沈富雄,之所以成為深綠眼中釘,也不過是他主張與藍營組“聯合政府”,來解決民進黨“少數政府”的問題。
到此還不夠清楚嗎?所謂的“賣臺”,不過是斗爭的手段。也因此,陳水扁“政府”時代,可以不反對以“中華臺北”名稱成為WHA觀察員,但馬“政府”真正落實,就成為所謂“讓渡主權”的“罪人”。
民進黨及“極獨”人士今日碰到的最大問題是,對臺灣現狀的看法,臺灣的民眾其實是有共識的,“朝野”政黨主張差別不大,但是,無法開拓新議題的民進黨,卻只能緊緊捉著“主權”議題,不但讓自己的路愈走愈窄,也由于“賣臺”指控易引發對立,讓臺灣政局一直無法走上良性的政策競爭。
陳菊此時登陸,可說是兩岸之間及臺灣內部的一個轉機。一方面,北京及民進黨終于認知到,雙方不能再玩零和游戲;更重要的是,當民進黨也認識到必須與大陸打交道時,也許,黨內精英應該調整政治語言及手法,民進黨與國民黨有什么道理必須要你死我活、毫無協商空間的對抗?
要達到這一步,我們不妨將陳菊當成一面鏡子,她照出了“昨是今非”的“機會主義臺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