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6日電 香港《大公報》6日刊出署名文章認為,從目前看,日本對華經濟訴求很高,但在政治層面又在制造紛亂的議題,從而使中日間的戰略互惠打了折扣。對于麻生政府來說,外交機會主義得不償失,如果因為“小節”而壞了大局,中日關系就會變成“政冷經冷”的雙失格局。
文章摘錄如下:
應溫家寶總理的邀請,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日前訪華。麻生也獲得了前兩任首相的外交成績,低迷的民意支持率也陡然上升。
輿論認為,由于中日間經過安倍、福田兩任首相的努力,中日關系已經走向正軌。尤其在金融危機蔓延全球、中日兩國實體經濟都受嚴重波及的情況下,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之間求同存異,強化經濟合作,承擔大國責任,避免政治、歷史等細枝末節方面的滋擾才有意義。
也就是說,戰略互惠才是中日關系的核心所在。在華期間,麻生首相再次強調中國的發展不是威脅,似乎對華釋放出極其友好的信息。但在筆者看來,中日間的戰略互惠是,日本著重于對華索求,這樣的互惠是不對等的。而且,這也難以消弭雙邊結構性的矛盾。
抱團取暖才能實現雙贏
對日本而言,由于缺乏中國縱深的內需市場,外來投資又捉襟見肘,貿易總量持續下滑。日本第一季度的經濟情況很糟糕,增長速度為-3.1%。日本政府4月27日的經濟預測報告,將2009年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大幅下調至負3.3%。中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6.1%,第二季度預期將達7%,中國經濟年內保8的目標可期。
中日兩國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按照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國經濟回升一個百分點,對日貿易的拉升將提高0.1%。所以,在日本啟動內需的“追加經濟對策”效果并不明顯的情況下,中國拉動內需對日經濟的刺激效應卻十分明顯。據悉,4月日本化工材料、電子部件等行業的開工率已經出現上升,這些都得益于中國內需市場的提振。
另據媒體報道,這一次麻生首相還帶著推廣日本3G技術的目的而來。前些年,日本的3G技術在華通訊市場并未占得先機,因為中國通訊市場是2G手機的天下。隨著中國3G手機市場全面推動,麻生期望日本的3G技術在中國市場殺一個回馬槍。
種種跡象表明,中日經濟抱團取暖才能實現雙贏,這是戰略方向。但是從目前的態勢看,日本經濟更有求于中國,更希望中國經濟的復蘇惠及日本。因為中國提振經濟的“三駕馬車”都慢慢地在恢復動力,但日本支撐經濟發展的只有靠日圓相對美元升值的數字寬慰。
現實是,中日亟需的是構建中日戰略互惠的大格局。一是在東北亞合作層面,中日韓三國在共同貨幣、共同市場上達成共識,逐步推進,形成東亞整合的區域基石;二是中日韓和東盟各自談判的自由貿易應該歸籠統一,形成大流通的東亞共同市場。作為區域大國,中日兩國發揮區域整合責任,才是真正的戰略互惠。
從目前看,日本對華經濟訴求很高,但在政治層面又在制造紛亂的政治議題,從而使中日間的戰略互惠打了折扣。
外交機會主義得不償失
眾所周知,小泉時代,中日之間最大的困擾是歷史問題,尤其是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遺憾的是,就在麻生訪華前夕,麻生首相在靖國神社春祭期間,未親自到神社祭拜,但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獻上了一盆名為“真柛”的盆栽供品。
隨后日本兩院議員有87名參拜靖國神社。除此之外,日本外相又對中國核武大肆指責。而近期關乎南京大屠殺的兩部片子《南京!南京》和《拉貝日記》又在日本遭到禁映。這說明,從日本政界到民間,一股不利于中日關系發展的右翼思潮又在暗流涌動,給中日關系帶來了不明朗因素。
中日互惠首當其沖的是政治互信,缺乏政治互信的基礎,互惠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中國把麻生首相、日本外相和議員制造的政治麻煩擺在一邊,如期歡迎麻生訪華,表現出了大國寬容的姿態。
必須指出,這種寬容是有底線的,如果日本政府利用靖國神社、歷史問題、東海問題和中國核武器來轉嫁國內危機,凝聚民意,實際上就是得不償失的外交機會主義。如果中日關系因為“小節”而壞了大局,中日關系就會變成“政冷經冷”的雙失格局。(張敬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