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2日電 臺灣《聯合報》12日發表社論說,臺“監察院”通過糾正案指,特偵組檢察官朱朝亮、吳文忠在偵辦扁案過程中曾私與陳水扁通電話或見面,應將二人調離特偵組。從表象上看,由于朱、吳二人誠屬可議,也許會使人覺得這次調查及糾正可接受。但是,此例若開,倘“監察委員”可隨時任意介入偵查工作,則“監察/司法”分立的應有分際恐將崩解,貽禍不堪想象。
社論摘錄如下:
“監察院”通過糾正案指出,特偵組檢察官朱朝亮、吳文忠在偵辦扁案過程中,曾私與陳水扁通電話或見面,違反檢察官辦案守則,應將二人調離特偵組。
朱、吳二人的相關行為確屬可議,我們亦曾多次提出強烈批評;但“監察院”的此一糾正案,在程序上是否周全(有否約詢當事人)?在認事上是否平衡(整個事件中,朱、吳蓄意違反專業守則及陳水扁設局構陷的比例如何)?更重要的,則是制衡原則應當如何維護的問題:“監察委員”究竟可否對檢察單位正在偵查之個案,介入偵查工作并進行調查?
從表象上看,由于朱、吳二人的行為誠屬可議,也許會使人覺得“監院”這次的調查及糾正是可接受的。但是,此例若開,倘“監察委員”可以隨時任意介入偵查工作,則“監察/司法”分立的應有分際恐將崩解,貽禍不堪想象。何況,現今“監委”全屬行政當局的政治任命,若竟容許“監委”有介入進行中的司法偵審個案之權力,倘生偏失,能不教人思之不寒而栗?
“監院”此次糾正,或許就案情而言,有其因由。但此種僭越逸軌的監察權,倘若用于其它曖昧案件,又倘若出自其它具爭議性“委員”,那恐將是災難,不可收拾。何況,“監院”對本案的處理亦不能謂沒有爭議。
其實,這已是同一“監委”李復甸對特偵組偵查扁案的第二次調查。第一次發動是在去年九月,李復甸約詢朱朝亮、越方如等檢察官,欲調查特偵組何以未羈押陳水扁,及為何不在機場逮捕返臺的陳致中夫婦等情事;此已不啻介入偵查實務,當即引起特偵組反彈及輿論批評,“監院”遂告罷手。
如今,李復甸卷土重來,以朱、吳二人與陳水扁有私下互動,通過糾正案,并主張應將二人調離特偵組。李復甸終償所愿,但此案的是非卻恐怕不是如此單純。
如前所述,逐漸揭露的相關案情顯示:此事固有朱、吳二人不知檢點的因素,但主體卻顯然是陳水扁設局構陷。包括扁交付二百五十萬新臺幣的支票給張瑋津,及扁送給吳文忠一張尊稱“吳大哥”的照片。且據目下數據,雙方互動皆由張瑋津及陳水扁采取主動,如朱朝亮則是被動接到陳水扁的電話。
然而,“監院”卻未約詢朱、吳二人,亦未考慮陳水扁設局構陷的因素,即做出“違反檢察官辦案守則及法律人倫理規范”的判斷,這在程序上是否周全?在認事上是否平衡?皆有可堪商榷之處。
“監院”若是在扁案起訴后對偵查工作進行調查,至少在程序上無可議論;但若是在偵查中即行介入,且一案未成,再起一案,則恐在體制上不免引起爭議。何況,連當事人亦未約詢,即做出對司法人員操行如此嚴厲的處分,這難道是“監察院”的應有風格?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許多人或許會對朱、吳二人將受懲處頗感快慰,但我們卻深以一個可能破壞權力分立原則的“監察院”為憂。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