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北面有座陽明山,這座山原本叫草山,因多生茅草而得名,與明儒王陽明毫無關系,但如此充溢著文化氣息的名稱從何而來?此乃蔣介石敗退臺灣后的杰作。蔣介石退守臺灣后選擇這里做官邸,卻忌諱草山有落草為寇之嫌,遂以其偶像之字改曰“陽明山”,這里的公園也改稱曰“陽明山公園”。
蔣介石對王陽明一直是十分推崇的,他常自言:“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我是自18歲,從讀顧葆性先生時候起就開始研究的;以后50年來,更曾經讀了再讀,研究了再研究,他的《傳習錄》與《大學問》這兩個小冊子,真是使得我百讀不倦,心向神馳,不知其樂之所止。”
蔣介石在臺灣除了煞費苦心地“造”了座陽明山,還將傳統文化平鋪在了城市的路面上,臺北市區幾條東西向的主干道被他重新命名,從北往南依次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此外還有四維、八德之類典自四書五經的路名。
由此可知,蔣介石與中國傳統文化可謂有著不解之緣。蔣氏雖中年后皈依基督教,但其思想主要以中國道統為根源。終其一生,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倡導甚力,自詡以服膺和承繼儒家道統為己任。他時常以儒家道統的衛道者自居,為此不惜殫精思慮。在退居臺灣的最后歲月里,仍舊發動了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打政治牌作文化秀
國民黨敗退臺灣后,因為有海洋天塹的屏障,得以有喘息的機會。1950年3月1日,蔣介石正式復任“總統”,島內混亂的局面得以稍稍安定。
進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的經濟社會已趨穩定。在1952年國民黨第七次全體代表大會上,蔣介石把“保衛中國文化”、“實行民主憲政”、“平均社會財富”作為“光復大陸”基地建設的工作重點。但內戰失敗的陰影長期困擾著蔣介石,他反思丟掉大陸的原因,認為不僅是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失敗,思想、文化、教育方面也是慘重的失敗了,喪失了民族自信和精神,所以他力圖修復反共思想體系。
此時島上特殊的社會文化狀況,也頗讓蔣介石寢食難安。因為臺灣在1895年甲午戰敗后,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從此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日本殖民文化對臺灣民眾影響巨大,使得臺灣民眾文化心理上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在長期孤懸海外的時代,很多臺灣民眾連對國家認同都發生了疑惑。臺灣早期作家李昂小說《迷園》就是寫主人公在國家認同問題上長期的迷惘失措,而吳濁流小說《亞細亞的孤兒》里描摹出臺灣民眾淪為半個世紀歷史孤兒的困惑。
抗戰勝利后,備受異族蹂躪的臺灣終于光復,可惜沒多久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二二八事件”,這深深刺傷了臺灣民眾的情感。后來國民黨敗退后大遷徙,使臺灣的人口自然地劃分為臺灣人和外省人兩大塊。臺灣人對外省人有著一定的敵意,極端的“臺獨分子”挑戰著蔣介石。
一些“臺獨分子”將政治矛盾放大為文化乃至種族沖突,鼓吹“臺灣與大陸分離太久,文化習俗不同,已不同于中國人”,“臺灣前途由臺灣人決定”等等。就在“臺獨”勢力叫囂不停時,島內出現了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西化派,一場“中西文化論戰”鬧得不可開交。
為了保護傳統文化,1966年11月,由孫科、王云五、陳立夫、孔德成等1500人聯名發起了要求以每年11月12日即孫中山誕辰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的倡議,這得到了蔣介石的贊許。
1967年7月,蔣介石倡導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簡稱“文復會”),并親自擔任總會長坐鎮指揮,全力推動傳統文化復興。
“文復會”草創之初,蔣介石事必躬親,在他的督導下“文復會”創建了眾多專門機構和委員會,比如國民生活輔導委員會、文藝研究促進委員會、中國科學與文明編譯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與發明獎助委員會、“國劇推行委員會”等,這些委員會各司其職,執行文化復興的具體工作。
如學術出版促進委員會負責整理出版古代思想典籍,向年輕一代普及學術精華,前后出版了大量古籍書目,像《周易今注今譯》、《老子今注今譯》、《詩經今注今譯》、《孟子今注今譯》等,還有《白話史記》、《白話資治通鑒》等。
負責倫理道德發揚工作的國民生活輔導委員會,則發起了“復興中華文化青年實踐運動”,制定出“國民生活須知”,對人們的衣食住行諸多生活方面提出基本要求,以期弘揚禮儀之邦的文明。經過修訂的“國民禮儀范例”1970年正式頒行,把對青年的培養目標擴展為全社會的生活理想。
蔣介石非常重視“國文”和歷史教育。日據時期臺灣的學校禁讀中國史,光復以后為了增強民族認同和民族自信,學校堅持以“民族教育”和“道德教育”并重政策。島內各級學校都必須開設《生活與倫理》、《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等,重視學生的古文訓練和傳統文化的熏陶。蔣介石給各個學校共同校訓幾乎都是“禮義廉恥”,冀使傳統文化生根發芽。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