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6日,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初步統計,夏糧產量12041萬噸,同比增長2.6%;早稻產量3158萬噸,比上年略增6.2萬噸;秋糧在播種面積擴大和單產提高的共同推動下,再獲豐收已成定局。糧食總產預計將創造新的歷史記錄,連續5年增產。 中新社發 海安仇穩山 攝
|
2008年10月26日,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初步統計,夏糧產量12041萬噸,同比增長2.6%;早稻產量3158萬噸,比上年略增6.2萬噸;秋糧在播種面積擴大和單產提高的共同推動下,再獲豐收已成定局。糧食總產預計將創造新的歷史記錄,連續5年增產。 中新社發 海安仇穩山 攝
|
中新網10月29日電 美國《世界日報》10月28日發表社論指出,在眾口難調、缺乏動力之下,中共17屆三中全會通過“決定”,以農村改革來重啟改革之門。實際上不只謀求政治穩定的改革靠農村,中國大陸的經濟和社會穩定,所謂的“救市”行動難以奏效,實際上還得指望農業了。
社論摘錄如下:
過去50多年來的歷史,特別是近30年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會發現中共治下每遇經濟危局,農業都會發生特別的穩定作用,令中國大陸經濟遇難呈祥。
按今年前3季數據,中國大陸經濟已經明顯滑落,經濟成長跌下雙位數;股市跌到一落千丈、樓市一蹶不振;外貿出口受到較大沖擊,中小企業包括外資中小企業出現倒閉潮;大型國有企業雖以壟斷經營得保,但利潤、資產也現收縮;金融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在多方包裝后終于逐漸顯現。
一度以為可在國際金融危機下,保持經濟一枝獨秀的中共領導層,現在已開始明了大市,出手多方面救市措施,主要是貨幣放活的金融措施、稅費減免的財政措施、樓市股市的救市措施、交通運輸等大型基建的巨額投資,以及目前不被看好的擴大內需政策。但在經濟走低下,按最新的統計數據,以及農村傳出訊息,中國大陸的的農業,再次起了經濟穩定的定海針作用,中國大陸今年經濟不會有大的波瀾,主要靠農業。首先,要看農業拉動經濟的作用。今年前3季,第二產業增長回落了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回落了2.4個百分點,唯獨農業保持穩定,增長加快了0.2個百分點。
再具體看去,是今年糧食將獲大豐收,繼夏糧總產、單產再創歷史新高后,秋糧也正在喜氣洋洋地登場,由于種植面積擴大,單產相對提高,秋糧也是豐收在握,預計全年糧食生產,可實現連續5年豐收,糧食總產量將再創新紀錄。
中國大陸的通脹出現,有多重原因,但物價急升最初由糧價而起。今年糧食大豐收,對穩定糧食市場有重大作用,對穩定物價將有重大貢獻,對整體經濟的穩定也功不可沒。而中國大陸糧食豐收,對國際糧價的穩定和由高值回落,也將產生重要影響。
還值得一提的,是預計今年大陸農民收入有較快增加。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140元人民幣,增幅9.5%,是10年來農民增收幅度最高的一年,今年預計農民收入增幅可上1成1,成為中共建政歷史上農民收入增收最多的一年。
農民收入大增,一方面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有萬元人民幣巨額差距,但仍意味著農民生活有所改善,意味著農村市場有活躍起來的條件,對整體內需擴大提供可能;另一方面,農民收入增加,種田養殖的積極性隨之而增,在大批中小企業倒閉,民工重新成為無業流民之時,可吸引一部分失業民工返鄉,為城市就業緩解壓力,也排除失業積累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今年中國大陸農業穩定、糧食豐收、農民增收,有農民的努力,擴大了種植面積和養殖的數量;有老天爺幫忙,除四川局部地震,沒有大水災、大旱災。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扶持農業、減免稅費的政策落到實處。當然,農業部組織的科技興農助農的努力,也功不可沒。
由目前的情勢看去,中國大陸經濟已步入下行周期,至少有2、3年的低潮。以經濟走勢看,至少未來1年,經濟大盤仍要靠農業來穩定。為此,中共已加強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將之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平級而設,來年也將配合農村改革,安排大批農業農村的重要投資。值此之時,還得重提“六字方針”,就是“多予、少取、放活”,同時加上“維權、護利”4個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