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7日電 美國《僑報》10月25日發表社論指出,沒有人能知道全球金融體系何時才能穩定下來,但應該重新審視這個體系本身,已成為這場危機發生后的共識。作為世界最大經濟實體,歐洲此次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積極、活躍,與美國就未來發展與監管金融市場的主張已經產生分歧且在加大。美歐誰能在重塑過程中占據主導權,眼下很大程度取決于持有巨大外匯的亞洲(特別是身為美國最主要債權國之一的中國)站在何方。自然美歐都竭力拉攏中國及亞洲。
社論摘錄如下:
敏感的時機、敏感的地點、敏感的議題,為24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俗稱亞歐峰會)加注了諸多“特殊意義”。
不期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機當下愈演愈烈,此前全球各國雖就救市達成了一定的合作框架,但暫未能有效阻止全球經濟衰退的開始。在這非常時刻,籌備兩年之久的亞歐峰自然不能固守議程,改將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列為首要議題。
27個歐洲國家、13個亞洲國家與會,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參加國最多最整齊的一次亞歐峰會,明顯超出此前西方八國首腦會議,還是20國集團峰會等多方會談平臺。歐洲領導人一改以往對此峰會的輕視,就連杯葛北京奧運會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趕去赴會,促成了北京今年規模僅次于奧運會的又一重要國際盛會。這既可看出當下金融危機之棘手,各國難以獨自應對,又暗含了歐洲拉攏峰會東道主中國的意圖。
沒有人能知道全球金融體系何時才能穩定下來,但應該重新審視這個體系本身,已成為這場危機發生后的共識。作為世界最大經濟實體,歐洲此次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積極、活躍,與美國就未來發展與監管金融市場的主張已經產生分歧且在加大。美歐誰能在重塑過程中占據主導權,眼下很大程度取決于持有巨大外匯的亞洲(特別是身為美國最主要債權國之一的中國)站在何方。自然美歐都竭力拉攏中國及亞洲。
這也就不難理解,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一貫對中國頗有微詞的西方國家突然集體“變臉”,爭相夸獎中國。而此次亞歐峰會,在“對話合作、互利共贏”的主題下,透過那些客氣的外交辭令,不難發現最大經濟實體歐洲試圖在沒有美國參與之前,與亞洲就解決危機形成某種共識。
耐人尋味的是,中國一直倡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但此時此刻,中國卻似乎無意發出更響亮聲音,對美歐不偏不倚——它一方面以峰會舉辦國身份主動改設金融選題,一方面又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開幕前公開表態:中國不會孤立美國,也不會因金融危機是由美國引起而有任何反美情緒;在峰會內外,中國領導人“老調重彈”,一再強調“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本身就是對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中國要先把自己的事情解決好。
誠然,一旦中國自己不穩定,就會給予國際金融界很大沖擊。如,中國剛剛公布9月份GDP增速降至9%“之低”,全世界馬上就為中國經濟放緩喊痛。但作為經濟全球化中的重要一環,中國真的只想關起門,錯失一個歷史機遇,再次被排除在國際經濟秩序重建之外,繼續接受“矮化”嗎?
答案顯然不是。已全面開放的中國,與全球經濟互相依賴,加上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手,不在革新國際經濟秩序中發聲,自然未來于己不利。但國內有幾千萬窮人、大批農民享受不到最基本的現代化生活以及城鄉差別、地區差別、兩極分化、環境惡化等矛盾,無法不讓中國謹慎涉足全球危機救援。
從中國對美歐的分寸拿捏,其實就可透視出中國對此次金融危機的基本態度,以及對未來國際格局的大戰略。首先,金融危機發源于美國,但解決危機不能單救美國,而是要從國際金融體制的改革與調整入手;更重要的是,力主建立“多極化”的國際政治秩序的中國,當然希望在美國和歐洲之間,保持某種微妙的戰略平衡。
對志在借此次亞歐峰會籠絡中國的歐洲來說,中國兩不相助又兩邊相助的態度并不一定會讓他們失望。當然,美國同樣如此。
至于亞歐峰會本身,基于10年前亞歐成立共同基金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成功范例,本次或許也不難再度達成類似實際救市合作。退一步來說,即便峰會并無實質性成果,但正如中國總理溫家寶峰會期間所說,在金融危機中,“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現有17個亞洲成員和28個歐洲成員的亞歐峰會經濟總產值、人口和貿易額均占據全球半壁江山還多,齊聚北京的行動,已向全球展現同心應對的意愿,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成功。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