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于美東時間15日晚上9時(北京時間16日早上9時)在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展開總統選舉投票前的最后一場電視辯論。雙方坐在同一張桌子前就各自的經濟計劃展開唇槍舌戰。
中新網10月23日電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10月22日發表評論文章《白人黑人誰主白宮?》說,從白到黑是到月球的一巨步,尤其是習慣白人當家的美國主流忽然大轉灣,換上黑人領導,心情上須得層層發酵,給自己找個結結實實的理由,才下得了手。因此,“奧巴馬必勝”,不到最后一刻,仍是表像居多。能把美國改變的是大環境,而最可能驅動其加速的是眼前的金融海嘯——亂象浮現,財富萎縮;改變美國的不是黑色,不是白色,而是綠色——最有分量的綠色美鈔!
文章摘錄如下:
美國總統大選開始倒數計時的一刻,頗孚眾望的前共和黨國務卿鮑威爾站出來,宣布持支持敵對陣營的民主黨人奧巴馬。
鮑威爾在關鍵時間把老戰友拽在一邊,他的說法是因為奧巴馬能“啟發人心”;相對的,他本黨則過于“偏狹”;尤其是麥凱恩挑了不適任的佩林為搭擋,他很不以為然。
奧鮑同為黑人,鮑威爾的選擇有無種族情節,在標榜人種熔爐,黑白同等的美國,鮑威爾絕不會實話實說,他的內心更沒有人能看得透。
奧巴馬和麥凱恩給人兩個截然不同的印象,麥凱恩強硬保守,處處凸現其越戰的英雄本色,形象有如現任總統布什的小拷貝。奧巴馬走勢新穎,高舉標語“我們須改變”,以軟性訴求搶灘。麥凱恩對伊拉克不輕言撤兵,奧巴馬則強調擇日班師。兩人對解決目前的金融危機各有吹噓,實不實在,不在其位,也只能當成一說。
三輪電視激辯后,奧巴馬民調及輿論一片火紅。民意支持已至少以7%的巨差把對手越拋越遠,密蘇里的競選活動聲勢浩大,17萬人給他鼓掌,麥凱恩票倉一個接一個的淪陷。輿論紛紛表態挺奧,包括華府政治風向球《華盛頓郵報》,及排頭的幾家大報如《洛杉磯郵報》、《芝加哥論壇報》等50多家印刷媒體。
從整體風向觀測,麥凱恩應是氣數已盡;而奧巴馬則是龍門近,等待刷新紀元,躍登美國史上首任黑人大統領的寶座。
但民調可以神準,也可以離譜,端看取樣與提問的切入模式。敏感問題如:“你在乎不在乎黑人當總統”之類,牽涉到體面和潛意識交戰的問題時,答復必然遮遮掩掩;越白的人越不說真話,越黑的人則更不說真話,表里不一。
更不要忘記,群體反應的普世現像是應聲說好,乘風比逆風少吃苦。但腦筋中卻另有打算。
從白到黑是到月球的一巨步,尤其是習慣白人當家的美國主流忽然大轉灣,換上黑人領導,心情上須得層層發酵,給自己找個結結實實的理由,才下得了手。因此,“奧巴馬必勝”,不到最后一刻,仍是表像居多。
《時代周刊》對候選人的膚色作了意見調查,顯示了一些蛛絲馬跡。幾乎百分之百的受訪者都聲稱,投票絕不問膚色;但再追問“你看別人會怎樣?”,有44% 則答稱,他知道有人不會挑奧巴馬,道理很簡單,因其為黑人。
再把受訪者以膚色分類,61% 的白人看好麥凱恩,54% 看好奧巴馬;而黑人則一面倒,僅18%認可麥凱恩,97% 傾向奧巴馬。美國人口白黑的比例是75對12,麥凱恩有人口絕對優勢的白人選民墊底,因此,選情不如表像顯現的那么危急。
若奧巴馬敗陣,不在于表現不佳,其實是他頭頭是道,而是敗在臉孔不白,敗在名叫奧巴馬。
奧巴馬若一如所料的登上大位,其意義非凡;顯示美國人理性勝情緒、務實、勇于求變、果真是大國大氣。在全球這個更大的場面上,則給膚色論及操弄族群的地區一個重重的啟示:有容乃大,小里小氣,終將流于配角之流。
在國際的層面,不論是高舉“我們須改變”的奧巴馬進駐白宮,抑或是表示要為美國好好打拼的麥凱恩當家,外國人不必期盼,改朝換代后的美國對外政策會面貌一新。奧麥兩人都是美國制式的政治人物,換言之,看不到宏觀,現實第一。對手若實力強勁,即將就;沒實力,則進逼,模式恒常不變,仍然跳不出既定的框框。
能把美國改變的是大環境,而最可能驅動其加速的是眼前的金融海嘯——亂象浮現,財富萎縮;改變美國的不是黑色,不是白色,而是綠色——最有分量的綠色美鈔! (蔡元評)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