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日,洛杉磯附近一家Mervyns百貨店將清貨商品擺放在門口,供消費者選購。擁有五十九年歷史的美國老牌連鎖百貨公司Mervyns剛剛成為美國經濟滑坡的新犧牲品。這家已經申請破產保護的百貨公司周五宣布,旗下一百四十九家商店進行清貨銷售,然后關門停業。美國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實體經濟,十月份美國消費信心指數創下三十年來最大月度跌幅。 中新社發 張煒 攝
|
十月十八日,洛杉磯附近一家Mervyns百貨店將清貨商品擺放在門口,供消費者選購。擁有五十九年歷史的美國老牌連鎖百貨公司Mervyns剛剛成為美國經濟滑坡的新犧牲品。這家已經申請破產保護的百貨公司周五宣布,旗下一百四十九家商店進行清貨銷售,然后關門停業。美國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實體經濟,十月份美國消費信心指數創下三十年來最大月度跌幅。 中新社發 張煒 攝
|
中新網10月20日電 美國《僑報》發表社論指出,我們不愿意以“陰謀論”看待美國的救市行動,我們相信美國從“救市”到“救世”的愿望是真誠的,但美國和中國積弊多年的發展模式確實在警告世界:美國救市行動可能隱藏的金融危機轉移風險不容忽視。
社論摘錄如下:
在美國政府忙于救市時,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有一種聲音正廣為流傳:要警惕美國轉嫁金融危機。
我們不愿意以“陰謀論”看待美國的救市行動,我們相信美國從“救市”到“救世”的愿望是真誠的,但美國和中國積弊多年的發展模式確實在警告世界:美國救市行動可能隱藏的金融危機轉移風險不容忽視。
美國通過要求別國采取行動來緩解自身經濟危機的做法,在歷史上并非無跡可尋。被經濟學界廣為承認的教訓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制造業衰退、貿易逆差擴大的美國,與其它西方國家訂立“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大幅升值,造成日本1990年代的經濟衰退。這種做法現在有了新的目標--中國。
有識之士指出,逼迫人民幣升值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的貿易不平衡問題,救市同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的金融危機。麥凱恩在競選中說的不錯:“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華爾街和華盛頓的貪婪和奢迷”,讓美國經濟重歸正軌的根本之道在于,改變美國人過度消費、舉債過日的傳統。
長期以來,美國個人消費和政府支出對GDP的貢獻率高達80%以上,消費過度帶來的龐大財政和貿易赤字,不得不依靠大量發債,吸引外國投資來維持平衡。于是在美元印鈔機的轟鳴聲中,外國用辛辛苦苦掙來的美元購買美國債券,美國則借此輸出了通脹,維持著低利率,繼續大肆鋪張。日本和中國就是兩大這樣的債主,卻不得不與美國捆綁在一條船上,因為它們與美國經濟的依存度太大了。
搭乘美國“船長”駕駛的這條船,中國過去30年在全球化的海洋里獲益多多。然而,經濟增長對出口和外資的過份依賴,使得中國貿易順差居高不下,外匯儲備急劇增長,在金融市場尚未完全發育,利率與匯率沒有貫通的情況下,購買美國國債幾乎成了財富保值增值的不二選擇。
金融風暴突如其來,令美國和中國的上述進退維谷的境地雪上加霜。
就美國而言,不救市意味著美國經濟再度面臨大蕭條,不可避免拖累世界經濟;救市意味著美國不得不發行更多國債,財政赤字的解決更遙遙無期,還會把由此帶來的通貨膨脹、美元貶值等風險轉移到其它國家。
就中國而言,不與美國救市協調行動,意味著中國勢必要面對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帶來的各種挑戰;參與救市則意味著中國不得不購買更多的美國國債,不得不承受短期內投資貶值、財富縮水的風險。
兩害相權取其輕。短期內,世界主要國家協調行動,幫助美國救市無疑是必要的,但從中長期看,要避免金融危機以及救市措施的后遺癥,還需要主要國家財政、貨幣、匯率等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更需要美中兩國盡力實現各自經濟的再平衡,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對美國來說,救市只是為華爾街扎上止血帶,但華爾街的貪婪與腐敗卻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正如布什總統今天所說,金融監管改革將是下屆美國總統的首要任務。與此同時,如何削減政府開支,減少過度消費,是下屆總統不得不面對的嚴峻課題,美國人也將因此不得不付出“過幾年緊日子”的代價。
對中國來說,避免金融危機轉移風險,并非袖手旁觀,拒買美國國債,而應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相機行事,該出手時就出手。與此同時,繼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繼續擴大國內需求,繼續完善金融體系,是擺在中國官方面前的艱巨任務,而且因為美國金融危機變得更加緊迫,哪怕因此需要承受經濟增速回落的代價。
作為全球經濟的兩大驅動器,美中都有責任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任由不利于世界經濟平衡發展的政策持續下去,短期內或許有利于暫時擺脫困境,長遠看卻有損自身的根本利益。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