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6日電 美國《僑報》10月16日發表社論指出,在改革開放的總體框架中,從全球危機中了解創新的風險,以審慎漸進的步伐,摸索符合國情的改革創新之路——這既是華爾街危機帶給中國金融改革的最大啟迪,亦可稱得上改革開放30年的重要收獲之一。
社論摘錄如下:
華爾街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重申自身金融穩定對全世界的“最大貢獻論”。中國總理溫家寶14日與英國首相布朗通電話時明言,金融危機對華影響有限、可控,稱“多年來的改革增強了中國金融抗風險的能力”,中國將“認真總結這場危機的教訓,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積累與消費的關系,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系”。
全球風暴下的中國金融改革,其方向和步伐近來為各界關注。中國高層此番表態因此帶有解惑釋疑的意味,它釋放出這樣的訊息:正如中國整體的改革開放,中國金融改革不能停退或倒退,而是在保持金融穩定的前提下,繼續審慎地向前推進。美國《時代》周刊7日即載文指出,盡管美歐金融系統出現混亂,中國仍要緩慢而穩定地謀求更先進資本市場的發展,這即是北京的明確信號。
中國金融能在危機中相對穩定,除中美經濟與消費模式的差異等因素外,部分得益于近年來的金融改革成果、尤其壞帳的清除。
從1990年代前致力建立獨立于財政的金融體系,到之后組建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再到2004年起的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中國金融改革作為整體改革的組成部分和支撐條件,經歷了從計劃到市場的審慎漸進發展。而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造以注資和剝離壞帳來實現,壞帳占中國金融機構投資組合的比例,從5年前的17.9%降至去年年底的6.7%。這既理清了國家與金融機構的關系,亦奠定了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礎,也使得西方某些人士(如章家敦)所預測的“中國金融崩潰論”,黯然落空。
中國金融相對穩定,還得益于金融改革尚未帶來創新衍生品的泛濫。衍生品層出不窮,其總量超出全球GDP的8至10倍。理論上說,衍生品用于金融避險,但過度拉長其鏈條,杠桿效應不斷放大,卻是導致華爾街危機的根源之一。中國由于市場化、國際化程度不高,引進的衍生品有限,一定程度上助中國規避國際金融風險。
從此意義上說,中國近年的金融改革保持審慎創新的步伐和方向,即是其能在這場危機風暴中保持相對穩定的關鍵因素。
有西方人士分析,“中國的資本形式和組織嚴密的國家控制方式”,已把金融危機大部分潛在危害擋在高墻之外。這話只有一半道理。事實上,金融危機使中國出口趨緩,但國際化、市場化依然是金融改革大勢所趨。所不同的是,即使西方不斷施壓,要求中國完全開放金融服務部門,中國仍堅持根據國情走自己的改革之路。現實證明,如此審慎態度,即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世界負責的理性態度。
華爾街金融危機也給了中國的金融改革難得啟迪。金融改革著力點首先在于加強監管。正如溫家寶所說,需正確處理“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系”,加強綜合監管和彼此協調,打擊欺詐與過度投機行為,是金融改革之關鍵。而根據市場發展,適時調整風險控制和監管方式,亦挑戰監管機構素質,乃至中國高層的執政能力。
著力點還在于對西方的金融創新衍生品需采取“拿來主義”的理性態度。金融危機并非全是衍生品惹的禍,但如何在引進衍生品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用經實踐檢驗的創新產品,對金融改革成功至關重要。那種認為“所有復雜金融產品都是垃圾”,或堅持事事都學歐美,都是誤區。
嚴防房地產和其它資產的泡沫,亦是未來金融改革的著力點之一。華爾街危機再次證明,房價虛高,有可能引發金融崩潰。中國房市雖然沒有爆發次貸危機,但不可否認有泡沫存在。因此,如何使房價控制不超出大多數民眾支付能力之上,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
金融是一種虛擬經濟,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基礎上,而不能過度超前。在改革開放的總體框架中,從全球危機中了解創新的風險,以審慎漸進的步伐,摸索符合國情的改革創新之路——這既是華爾街危機帶給中國金融改革的最大啟迪,亦可稱得上改革開放30年的重要收獲之一。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