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紐約會見華人華僑、駐外機構工作人員、留學生和中資機構代表時談今年中國“三件大事”: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和“奶粉事件”。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
9月23日下午,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紐約會見華人華僑、駐外機構工作人員、留學生和中資機構代表時談今年中國“三件大事”: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和“奶粉事件”。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
中新網9月27日電 美國《僑報》9月26日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的基本國策已經確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對內建設和諧社會,對外創建和諧世界。這決不意味著國內國際已經和諧,恰恰相反,正因為現實是不和諧或者不夠和諧,所以才要建設和諧。“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天災人禍隨時都是可能發生的,我們不可只圖安樂,要永遠保持憂患意識。
文章摘錄如下:
溫家寶總理9月23日在紐約華而道夫酒店星光大廳,向華人華僑代表發表了富含哲理和摯熱真情的演說。筆者深受感動的是三點:
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拳拳之心。他追憶了五年前在同一大廳,對華人華僑引述過的著名愛國詩人艾青的詩句:“有人問我為什末眼睛常含著淚水,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同當年一樣,全廳爆發了長時間掌聲。他又引用古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表示將為人民、為國家吐盡心血,直到生命停息。對照他五年來白發爬上雙鬢的容貌,不由人不深深感動。
發自心靈深處的民族情、同胞愛。他在演說中打比喻,中國像一棵大樹,每個同胞就像一片葉子,不論大陸同胞、臺灣同胞、港澳同胞,都屬于同一棵樹,深深扎在地下的根,把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這時星光大廳再次想起雷鳴般的掌聲。他發自肺腑的這段話,表達了所有炎黃子孫渴望中華民族大團結、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心情和夙愿。
深切的憂患意識和勇對災難的無所畏懼精神。他追述擔任總理6年的生涯,“多災多難”,然后指出:“這些都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也使我們在困難中學會了新的東西”,“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總會有進步來補償”。也就是說,要善于從災難中學習,戰勝災難,取得新的進步。
溫總理在探視汶川災區的一所中學時,曾經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大字:“多難興邦”。這句古成語來自《左傳 – 昭公四年》。原文是“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大意是:鄰國進犯是難以預料的事情(注:當時處于春秋時代,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經常遭到侵犯的,反而能夠促使該國鞏固,開發領土;無人進犯的,反而會亡國,喪失領土。孟子講過類似的話,并且深刻指出一個普遍道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多難未必興邦。有些國家很脆弱,一次大災難就亡國。多難興邦是有條件的,筆者以為,至少要具備四個條件:一是要有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無所畏懼,敢于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中國五千年依然屹立世界東方,首先是因為中華民族具有這種精神;二是要有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艱苦奮斗的廣大人民。中國近代曾經受列強欺侮,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封建王朝腐敗無能,中國人很不團結,象“一盤散沙”,沒有抵御外來侵略的能力;三是要有正確而堅強的領導核心,把人民團結起來,走上通往勝利和成功之路:四是沉著冷靜對待天災人禍、外來侵略,善于分析原因,吸取經驗教訓,從災難中學習,找出戰勝災難的正確方法。
中國的基本國策已經確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對內建設和諧社會,對外創建和諧世界。這決不意味著國內國際已經和諧,恰恰相反,正因為現實是不和諧或者不夠和諧,所以才要建設和諧。“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天災人禍隨時都是可能發生的,我們不可只圖安樂,要永遠保持憂患意識。
正如溫總理所指出,當前中國面臨兩大困難。一個是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不可能不波及中國。一個是有毒奶粉事件造成的危害嚴重,影響十分惡劣,損害中國的形象。在克服這兩大困難上,牢記成功的歷史經驗甚為重要。
一定要有信心和勇氣。特別是應對金融風暴,需要沉著冷靜。溫總理列舉了中國四個有利因素,對中國經濟持續平穩向前發展很有信心。經濟專家們指出,經濟激烈動蕩時期,往往也隱藏著重大機遇,應對失當者可能破產,應對得當者可能“浴火重生”,實現新崛起。
要依靠廣大民眾。以杜絕不斷的礦難和食品安全問題為例,筆者以為,只靠官方機構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把礦山的工人發動組織起來,建立健全工會組織,維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各種權益。礦工們天天下礦,哪里有險情和隱患,他們很容易知道。問題是他們沒有掌握監督權,或者由于各種原因不會或未能行使監督權。官方與民眾相結合,加上媒體監督,將會使防止礦難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起來,嚴格執行,發揮作用。食品安全也需要發動職工群眾來監督。生產過程的清潔衛生,防止摻假使水、亂投添加劑,都需要依靠職工。問題是現在的職工和工會,沒有監督食品安全的職責和權利。廠礦領導和業主以及廣大職工都不能眼光短淺,只圖近利。一旦礦山、食品廠爆發惡性事故,企業封閉,從上到下人人遭殃。
當前世界性金融危機尚未見底,演變成世界性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它畢竟具有周期性,只要能挺過去,中國的經濟將登上一個新臺階。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也不是不可解決的,只是過去的努力很不夠,還存在許多漏洞。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建立健全制度,嚴格管理,加強上下左右全面監督,中國的食品安全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在國際上的聲譽也會挽回。 (方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