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7日電 香港《文匯報》刊文《書評:流氓的歸來》,原文摘編如下:
前一陣子,吉林出版集團為羅馬尼亞旅美猶太裔作家諾曼•馬內阿(Norman Manea)出中譯本文集,選譯其回憶錄《流氓的歸來》、長篇小說《黑信封》及評論集《論小丑》,引發內地討論,報章還說:馬內阿有一雙“冷靜的慧眼”,“以卡夫卡式的荒誕來直面黑暗”。
除上述作品,馬內阿還著有短篇小說集《十月,八點鐘》、隨筆集《必須幸福》等,皆探討歷史、現狀、民族、個人、生死等問題,以人作為個體的敘述,用語言發掘歷史的意義。
這些作品令作者屢次獲獎,除了意大利諾尼諾(Nonino)文學獎、西班牙《前衛報》最佳外國文學獎、美國全國猶太圖書獎、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外,他亦憑著《流氓的歸來》,獲得2006年法國美第奇獎外國圖書獎。
但對中國讀者來說,馬內阿一直是個陌生的名字。對于馬內阿的作品譯介,被認為是可媲美昆德拉在20年前被譯介的事情。出版社將馬內阿“引入”中國,這當然要歸因于美國已故漢學家魏斐德的推薦及其遺孀梁禾的策劃和翻譯。至于歐洲,則不能不提及促成其作品首次翻譯和出版的諾獎得主海因里希•伯爾(Heinrich Boll)。
在這些現象背后,筆者也看到一個因素,那就是羅馬尼亞一直缺乏讓西方文學界感到有份量及代表性的當代作家,馬內阿的出現恰好像漆黑的遠空出現一顆星星;而且馬內阿還有猶太人身份,就像同樣在布科維納出生卻堅持以德語寫詩的保羅•策蘭(Paul Celan)。
馬內阿幾歲時就經歷了納粹主義的迫害。1941年,他與全家被遣送到烏克蘭一個集中營,1945年春季,二戰結束,他死里逃生返回羅馬尼亞。后來共產政權成立,馬內阿就努力學習,以回饋共產主義理想,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的建筑學院獲得工程學碩士。1966年,馬內阿開始在羅馬尼亞有影響的文學先鋒雜志上發表作品,1974年棄理工從文學,此后直到1986年出國前夕,他已經發表了包括小說、散文、短篇故事在內的十部集子。
踏進文學生涯的馬內阿漸漸看清齊奧塞斯庫主政時的種種弊病,亦發現祖國與二戰時法西斯政權有著同樣的反猶主義遺傳,回憶錄開始時提及同樣是猶太裔的作家暨記者塞巴斯蒂安(Mihail Sebastian,原名Iosif Hechter),在《日記》里寫下自己去國的決定:“永恒的羅馬尼亞,這里甚么也不會改變。”另外,還有羅馬尼亞的文學審查、跟蹤和監視,令作者萌生去國之意。
馬內阿的機會源于1986年獲得西柏林學術基金,當時的決定是不容易的,他在回憶錄中說道,他懷疑自己離去后“身上將有多少部分死去”,因為流亡可能等同作家的“自殺”,亦等于離開自己語言的家鄉。
但馬內阿不同策蘭與昆德拉。策蘭在布科維納長大,但認為自己屬于德語文學的世界,昆德拉流亡后就用法語寫作,然而馬內阿在美國教書的時候,仍然堅持用母語寫作。書中亦記錄作者與母親的對話。她希望他返國參加自己的葬禮,馬內阿只三番四次地說“你不會死的”,強調不會來,然后改口說,自己不能回答能否回來。看似平淡的對話,表視出作者的內心掙扎,令人難忘。
馬內阿后來幾經轉折,才有機會獲政府批準到西柏林,想來他自己也不敢相信,最終仍在德國待了一年多。1988年,馬內阿獲得富爾布賴特獎學金赴美,幸運的是他居然能成功申請到美國居留。
在每個人的回憶中,總有許多值得紀念的日子,而1988年1月20日和1997年4月20日對馬內阿來說,也是。前一天是獲準在美國定居,后一天是重返祖國。作者后來說,去美國教學生活是他的一次重生,返回羅馬尼亞則是另一次。
這些記憶和夢時序錯亂地交雜于作者心中,而這本回憶錄也因為時空交錯、虛實相間的筆觸,而更能顯示作者復雜的心境。當中涉及百多年來羅馬尼亞的歷史及文學傳統,而作家將自己與這些背景交織出一幅宏大的記憶圖景。
作者運用許多涉及個人回憶的生活細節作隱喻,據他所言,由于對文學的箝制,羅馬尼亞作家習慣用密碼般的語言來寫作,他自己亦然。這令這部回憶錄不再單純是一種憶述,也雜夾了作者對國家、歷史和未來的文學想象。(彭礪青)
書名﹕《流氓的歸來:一部回憶錄》
作者﹕諾曼•馬內阿(Norman Manea)
譯者﹕邵文實 梁禾
出版﹕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日期﹕2008年3月 (第1版)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