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10月19日晚,剛剛抵達美國訪問的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在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與紐約地區的兩岸僑胞共敘情誼,并發表演講,受到中國駐紐約總領事彭克玉以及到場的260余位紐約地區的兩岸僑胞熱烈歡迎。中新社發 魏晞 攝
中新網10月21日電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9日晚,抵達美國訪問的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在紐約地區兩岸僑胞大型招待會上發表演講。香港《大公報》21日刊出評論說,在謀求兩岸關系穩定發展,消除兩岸誤解的主題下,王毅的演講既具有辟謠正言的作用,又為兩岸在簽署ECFA后的發展定下了基調。雖是例行講話,但王毅在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今后兩岸關系的走向,因而值得關注。
文章摘編如下:
國臺辦主任王毅近日在美國紐約地區兩岸僑胞招待會上發展演講,主題是謀求兩岸關系的穩定發展。此次是王毅自去年六月首次訪美后,今年再展開赴美行程。雖是例行講話,但王毅在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今后兩岸關系的走向,因而值得關注。
這段時間關于兩岸關系今后將何去何從的聲音不絕于耳。主要是因為兩岸在今年六月簽署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于是有人提出,如今標志著兩岸經貿關系正常化和制度化的框架性文件已出臺,由此而衍生出關于“胡馬會”的討論最近亦鬧得沸沸揚揚,甚至還有人謠傳,令臺灣一些不明就里的民眾惶惶不安。
正所謂“謊言講百遍也成了真理”,若任由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滿天飛,不僅容易產生誤解,也不利兩岸關系發展。因此,王毅最近在紐約的演講就顯得格外重要,既具有辟謠正言的作用,又為兩岸在簽署ECFA后的發展定下基調。而這個基調正是“謀求兩岸關系穩定發展”,當中“穩定”二字最關鍵,意即今后兩岸關系的發展繼續以健康有序的步伐進行;“先易后難、先經后政”的原則不變;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石不變。
從王毅的演講可以看出,大陸對臺灣民情的掌握是實事求是,雖看到近年兩岸關系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也承認臺灣仍有部分民眾對大陸尚不了解,兩岸仍存矛盾和分歧,古語云“欲速則不達”,因此,王毅強調“只有行穩,才能致遠”。至于兩岸交流是否過快的問題,王毅則指出,兩岸關系發展有其內在需求和客觀規律,不必人為干擾。此言中的“內在需求”確是一語中的。
當年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和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令兩岸經貿交流停滯不前,“大三通”遲遲不通,兩岸不管是人員往來、還是貨物運輸,很多時候都要繞道,既耗錢又費時。所以國民黨重新上臺后,摒棄了李扁之流的“鎖臺政策”,擴大兩岸合作層面,這其實不是過快的問題,而是把過去長期的不正常狀態恢復到正常。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多次獲得高民調,證明了臺灣民眾對兩岸展開多方位的交流是歡迎的,這便是王毅所指的“內在需求”。
大陸雖然謀求兩岸關系穩定發展,但王毅也強調“先易后難、先經后政”不是機械和絕對的:先易后難,其實是易中難;先經后政,實際上是經中有政。這番話其實是駁斥了近來臺灣關于“只經不政”或“以經避政”的不盡不實之言。關注兩岸問題的人必會發現,兩岸在“先經”的同時也處理了一些政治問題,如臺灣獲邀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衛大會。可見,“先經”并不意味著就不能碰政治議題。
王毅建議,可通過學術界的民間交流為將來的政治、軍事等復雜問題的商談進行探討,預作準備。這正如“運動前的熱身”一樣,兩岸可先通過民間溝通,了解各自的需求和分歧,并尋找解決之道,待日后兩會正式協商,遇到的阻礙自然就少得多了。去年十一月兩岸的一些重要幕僚和智庫成員出席了“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當中就談及敏感的政治議題,雖然兩岸學者都認為要簽署和平協議,但在“一中”、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及臺灣向美軍購等問題上分歧不少。看來,此類的民間交流日后還應繼續舉行,它是兩岸關于政治議題方面不可忽視的溝通渠道,可起緩沖作用。
總而言之,王毅的紐約演講為今后兩岸關系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信息,那些“唯恐兩岸不亂”的人可能會大失所望了。(朱穗怡)
參與互動(0) | 【編輯:程濤】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