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5日電 香港《大公報》15日刊出社評《配合“十二五” 香港要自我增值》。文章表示,香港特首施政報告特別強調要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進一步發揮香港獨有優勢和功能。十二五規劃乃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香港理應多作貢獻,但首先要自我增值,使能有更高價值的項目納入其中。
文章摘編如下:
特首曾蔭權的最新施政報告以民生為優先,針對房屋供求、貧富差距和老弱群體等社會高度關注議題,推出了不少改善狀況及緩解困難的新措施,可見報告確能有的放矢和切中時弊。此外,報告亦就提供優質生活和維持安定社會提出建議,令施政取向更為全面,能兼顧各種不同的需要。
另一方面,須知無論是改善民生或優質生活或社會安定,都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否則便只能成為有心無力的空話,“發展是硬道理”的原則不單在內地適用,在香港這個發展已較成熟的經濟體亦同樣適用。
因此特首報告便在緊接民生后,安排了關于發展經濟的論述,既總結了一年來的具體進展,又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設想,兼顧了長短期的需要。其中的十大基建、六項優勢產業和對傳統支柱產業的推動等,均有承前啟后作用,把既定政策延續下去以竟于成。
與此同時,報告特別強調了要配合國家的十二五規劃,進一步發揮本港的獨有優勢和功能,并與廣東合力促使粵港合作重點納入國家規劃中。在與內地合作時尤須突出與毗鄰深圳的互動,故報告中特別點出了前海發展一項,指港府將配合深圳當局,鼓勵本港業界把握機遇前往發展。此外,報告還提出了加強與臺灣的關系,推動港臺交流。在兩岸經貿交往日形緊密之際,香港亦須積極尋找參與之道。
配合十二五規劃,參與前海發展和推動港臺交流等,無疑都是本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及出路所在。因此在定下大方向后,更應多花心思認真研究、制定可行的具體落實方案。
當然,這又要求本港要更加積極規劃和推動自身的發展。須知祖國發展一日千里,有關的配套需求瞬息萬變且水平日高,香港如跟不上則莫說參與或配合,恐怕“食塵”也不成。因此,無論在基建、六大優勢產業的發展和傳統支柱產業的改造上,都要加快進度,并緊跟形勢變化而做出適時調整。尤其是在開發新興產業上,再不能抱殘守缺小打小鬧,而要大張旗鼓地進行大規劃、大組織和大投入。
過去深圳在開發高新科技產業時,曾誠意希望香港合作,現時深圳已建成初具規模的高新科技產業群,更成為全國的創新及風險投資中心。面對這新形勢,香港必須善于掌握新機遇,及時參與新一輪的發展。深圳的前海將要成為高增值工商支持服務業的開發基地,配合空港、海港等臨港優勢而擴展。香港必須藉此時機,更有計劃、有組織和具規模地參與建設,務求搶占先機,并充分發揮中央賦予粵港合作的先行先試功能。
十二五規劃乃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香港理應多作貢獻,但首先要自我增值,使能有更高價值的項目納入其中。
參與互動(0) | 【編輯: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