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5日電 香港《大公報》15日刊文說,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增速高位回落,分析稱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將進入新的經濟增長階段,有專家表示,“十二五”期間是中國經濟走出金融危機后復蘇的起點階段,中國政府應當審時度勢,“十二五”時期仍是中國經濟可以維持高速增長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經濟維持高速經濟增長的潛力還在。
文章摘編如下: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將研究《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對大公報表示,“十二五”時期作為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中國經濟走出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起點,中國政府應當審時度勢,保持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
在五中全會召開前夕,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期間中國所面臨的時代背景。政治局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增速高位回落,有分析指出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將進入新的經濟增長階段,中國經濟將從改革開放后平均10%的高增速階段換檔到6%-8%的相對高速增長階段。
鄭超愚表示,“十二五”期間是中國經濟走出金融危機后復蘇的起點階段,中國政府應當意識到,“十二五”時期仍是中國經濟可以維持高速增長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經濟維持高速經濟增長的潛力還在。
他強調說:“日本、歐洲等國家在二戰后期維持了一段時期的高速經濟增長階段后,經濟增速驟然回落。這說明每個國家經濟僅僅能在一段時期內保持高增長。我們正處于經濟高速增長的關鍵時間窗口,所以必須珍惜當前的時代機遇。”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常修澤表示,“正如高層判斷的那樣,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社會制度轉型’和始于1978年迄今仍在攻堅的‘經濟體制轉型’之后,當今中國正面臨著‘第三波歷史性大轉型’”。
鄭超愚判斷說,“十二五”時期對中國政府而言也存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在這一時期將更為迫切的要求政府轉變職能,從而為中國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環境。在這關鍵的歷史時刻,我們要維持中國經濟高儲蓄、高投資、高增長的增長方式。
不少人擔心,“未富先老”是中國未來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鄭超愚表示,正因為我們面臨著很多其它發達國家所沒有的巨大挑戰,我們必須抓住歷史性機遇,實現最高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因為應對老齡化的最佳方式就是資本積累。(扈亮)
參與互動(0) | 【編輯:程濤】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