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1日電 香港《大公報》21日刊文《“洋打工”并非洪水猛獸》說,一股熱流正越來越明顯,來華外國人快速增長。他們的到來體現了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和國家魅力。有專家認為,在中國勞動力市場從買方變為賣方市場時,是否可以依靠放開外籍勞工市場,來解決“用工荒”問題,值得探討。
文章摘編如下:
隨著出生人口基數下降,勞動人口減少的現實,令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猶如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各種膚色的洋人來華“淘金”。據民間機構不完全統計,“洋打工”在廣州已高達數百萬人,其中尤以非洲籍居多。
“洋打工”尤其是“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人員的增多,給社會管理和治安秩序帶來了新的挑戰。
值得警醒的是,廣東的“洋黑工”浪潮與“用工荒”幾乎同步,折射了隱藏的巨大勞力危機。
有關專家認為,要堵住“洋黑工”入境實非易事。在中國勞動力市場從買方市場變為賣方市場之時,是否可以依靠放開外籍勞工市場,來解決“用工荒”問題,值得探討。
一股熱流正越來越明顯,就是來華的外國人正在快速增長中。他們被城市人稱為“洋打工”。
在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地,“洋打工”越來越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力量”,他們的到來,體現了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和國家魅力。
分析人士表示,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范圍內吸引其它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大批人員入境,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這也給中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帶來了新課題。
中金公司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勞動市場進入拐點,供給逐步趨于緊張,將出現勞動力成本加速上升的趨勢。2011年中國將出現較大的周期性勞動力市場就業壓力。
網上調查顯示,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國一線城市工作的白領,59%有離開的打算,另有11%已展開了離開的行動。他們離去的原因是:房價太高、消費水平高、難以融入城市、工作壓力大和競爭激烈。
目前國內“用工荒”的原因,除產業升級外,更重要的是在于青壯年勞動力的急劇減少。從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到70年代,中國一直是鼓勵生育,中國改革開放前期30年的迅猛發展,某種意義上正是獲益于這種人口紅利。(林華)
參與互動(0) | 【編輯: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