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保障體面與尊嚴
讓新生代農民工實現體面勞動,融入城市有尊嚴地生活,維護其基本權益,現階段需要落實“十有”。
進城有工作。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就業,鼓勵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要發揮政府投資、重大項目建設帶動農民工就業的促進作用,優先招用農民工參加政府投資的重大項目建設;發揮機械、輕工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對扶持中小企業農民工就業的吸納作用;發揮大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穩定農民工就業的帶頭作用;發揮農民工“就業一人、增收一戶”的加法向“創業一人、帶動一撥”的乘法轉變的推動作用;發揮返鄉農民工投身新農村建設的開拓作用;發揮組織勞務輸出、培育勞務品牌、建設勞務基地、發展家庭服務業、開展國際務工對農民工就業的支持作用,形成勞務經濟的產業化發展。
上崗有培訓。制定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建立政府培訓基本補貼制度,實現培訓就業一體化。在“十二五”時期達到“168”的階段性目標,到2015年使有培訓需求的農民工,都能夠得到1次以上的掌握實用技能的培訓,每年培訓600萬以上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原則上培訓補貼基本標準掌握在人均800元左右;建立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的機制,推行培訓券(卡)等辦法,建設農民工培訓示范基地。使農民工學到技能,領到憑證,找到工作。
勞動有合同。提高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建筑業、餐飲業、家庭服務等流動性大的行業可使用簡易合同,將大量通過親朋好友介紹而達成的口頭協議轉變為適用于農民工的簡易勞動合同;對從事家庭服務業的農民工使用勞務協議;對使用農民工較多的勞務派遣企業進行專項規定,積極探索一套適合農民工特點的勞動管理辦法。
報酬有保障。建立工資支付保障制度,采取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要保障農民工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得到合理增加;建立便于企業操作實施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導、先行墊支、通過資產變現進行補充的欠薪應急周轉制度,依法及時妥善處置群體性欠薪事件;從法律層面制定工資支付保障條例,修改《刑法》時增加對欠薪逃匿等惡意拖欠工資行為追究刑事責任,修訂《建筑法》時加大對拖欠工程款的懲戒力度,從源頭上杜絕拖欠工資問題,規范工程轉發包行為。
生產有安全。重點加強高危行業農民工的安全保障檢查,維護農民工職業安全衛生權益。建立農民工職業安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大煤礦、易爆易燃、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高危行業農民工安全培訓監督執法力度,對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農民工加強職業健康監護,深入開展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嚴肅查處未組織職業健康檢查以及未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的違法行為。
參保有辦法。積極實施適合農民工特點的養老保險辦法,穩步提高農民工的參保率。針對農民工群體規模大、工資水平低、流動性強、經濟條件有限、個人狀況多樣化等特點,在社會保險政策、險種、費率、保障水平、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斷完善,為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實施推動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和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保障他們“不管到哪兒干,養老保險接著算”。
住宿有改善。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將有穩定職業和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逐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加快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組織實施農民工標準化宿舍行動,由工棚向工房轉變,有條件的向公寓發展;妥善安排義務教育階段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做好農民工疾病預防控制,推動建立以流入地為主、流出地與流入地協調配合的計劃生育統一管理新體制。
維權有渠道。建立農民工勞動爭議申訴“綠色通道”,提高農民工集體勞動爭議的處理效能;對農民工勞動爭議調解仲裁要“臺階低、語氣和、調解柔、仲裁正”,柔性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持續打擊坑騙農民工的非法職業中介和欺詐行為,開展整治非法用工打擊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遏制農民工討薪過程中傷害性事件的發展;加大對農民工司法救濟力度;建立政府部門主導,工會、企業代表組織及主管部門共同參與的突發性、集體性勞動人事爭議應急調解協調機制。
生活有文化。落實好對農民工集中居住點實施的“兩看一上”工程,使農民工方便地看報紙、看電視,有條件的能上網,滿足新生代農民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設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加強農民工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農民工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引導和激勵農民工黨團員在促進就業、維護權益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發展有目標。實現新生代農民工兩個基本轉變,營造全社會尊重、關愛農民工的良好氛圍。一是從普通工人到技工的轉變,有條件的還可以向技師、高級技師發展。二是從農民工向新市民轉變。積極穩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農民工落戶條件,使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工及其家屬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使部分農民工從在城鄉間游離向在城市落戶的轉變;促進農民工參與民主管理,營造理解、尊重和關愛農民工的良好社會氛圍。
各方要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維護好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讓城市包容他們、歡迎他們,為這個生機勃勃的青年群體茁壯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新生代農民工充分發展之時,也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城鄉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取得成效之日。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季】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