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廣西不少地區頻降暴雨,江河水位大漲,農村留守兒童涉水溺亡成為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5月中旬,廣西多個縣市報告發生學生溺亡事故,其中缺乏家長監護的農村留守兒童是最易發生此類事故的人群。一些受訪人士稱,學校、家庭、村民在汛期需齊力協作,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和監護。
7歲的小黃是廣西岑溪市的一名留守兒童,5月19日,當地突降暴雨,大公村一條小河里的水變得湍急起來,淹沒了河上一座沒有護欄的簡易石橋�;丶倚那械男↑S試探著走向沒有護欄的小橋,不料滑落橋下,被湍急的水流沖走。直到次日,小黃的遺體才被發現。
5月14日,廣西桂林興安縣降大雨,崔家鄉崔家中學一名初三女生在放學回家途中失蹤,三天后村民在湘江邊發現其遺體。警方初步調查認為,由于14日湘江漲水,這名女生在經過一座沒有護欄的橋時被洪水沖走溺亡。與小黃類似,這名女生的父母遠在廣東打工,她跟奶奶一起生活。
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多為爺爺奶奶等隔代人,因年老而缺乏監護能力。留守兒童發生安全事故后,學校發現學生未到學校上課,打電話到家中,爺爺奶奶等監護人一般只是稱孩子未回家中,并不知如何及時求救。
廣西各級教育部門每年寒暑假、汛期都會下發通知,要求做好學生安全工作,防止出現兒童溺亡事故。然而,每年都難以避免同類事故發生。5月份的幾起事故發生后,留守兒童家庭管教問題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事實證明,學生汛期安全工作,單靠教育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亟須依靠學校、社會、家庭等多重力量的齊力協作。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新聞發言人李清先稱,農村兒童的活動場所較為分散,家長的監護難以面面俱到,在汛期等特殊時期,要保障兒童安全,需依靠村委會等機構的組織力量,動員村民提高安全警惕意識,多一些對留守兒童的關注,發現險情及時制止。此外,學校與家庭應隨時保持密切聯系,掌握學生日�;顒觿討B,預防事故發生。 記者張鶯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