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來訪的德國總統克勒舉行會談。會談后,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了雙邊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2010年5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舉行儀式,歡迎德國總統克勒訪華。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張朔)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7日在人民大會堂同德國總統克勒舉行會談。胡錦濤就發展中德關系提出四點主張。
這是克勒就任總統后第三次訪華。胡錦濤歡迎他再次到訪、出席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日活動,并積極評價中德關系取得的新進展。胡錦濤表示,中德作為在各自地區和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有著廣泛共同利益,肩負著重要責任,應該更加緊密地攜手合作,造福兩國人民,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胡錦濤就發展中德關系提出四點主張:
一、增強政治互信。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原則,加深相互理解和互信,確保兩國關系長期穩定發展。
二、提升經貿合作。充分發揮各對話磋商機制的作用,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在能源、環保、循環經濟等領域開展合作,加強中小企業交流合作,培育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
三、豐富人文交流。共同辦好“德中同行”等大型文化活動,繼續發揮好中德對話論壇的咨詢作用,精心準備第十次中德法治國家對話,結合各自法制建設需要,開展相關合作。
四、拓展國際合作。保持雙方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共同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為推動兩國經濟穩步發展和世界經濟全面復蘇作出貢獻。
克勒表示,德中兩國擁有廣泛共同利益。雙方應加深政治互信,照顧彼此利益和關切,妥善處理分歧。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充分發掘環保和能源等領域巨大合作潛力,深化兩國中小企業合作。開展好“德中同行”等人文交流活動,增進兩國人民之間了解和友誼。加強在國際和全球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
胡錦濤說,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不牢固,各國應繼續堅持刺激經濟的舉措,繼續加強合作。中國堅定支持歐元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手啟動救援希臘機制。愿同德方加強在20國集團框架內的合作,推動國際金融體系和國際金融機構改革不斷取得積極成果。
克勒說,德方愿同中方一道,妥善應對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確保全球經濟保持開放,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促進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推動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共同建設國際經濟金融新秩序。
會談后,兩國領導人出席雙邊合作文件簽字儀式。會談前,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克勒訪華舉行歡迎儀式。
今天是克勒訪華的第一天。盡管訪問才剛剛開始,但克勒在會談一開場就表示,“我很想再來對貴國進行訪問。”
克勒說,“我體會到,應該多來貴國。這樣才有機會進一步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民,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
參與互動(0) | 【編輯:宋方燦】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