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施行6年來,從國務院到地方,行政問責制不斷向縱深推進。目前,我國問責方式已經由“上級問責”轉向“制度問責”,問責對象由行政首長擴大到黨政領導,問責范圍也已從安全生產領域、群體性事件向其他領域全面擴展。根據中紀委副書記李玉賦通報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2009年,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對7036名領導干部進行了問責。
推行行政問責制,是2004年發布的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所確定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務院在2006年初正式把建立和推行行政問責制列入政府的議事日程。國務院2007年發布的《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對公務員違法違紀行為問責的各種事由、責任形式和問責程序進行了詳細、具體的規定。2008年黨的十七屆二次全會通過的《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要努力推行政府績效管理和行政問責制度,同年行政問責制首次寫入《國務院工作規則》和國務院工作要點。
2009年7月發布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和2010年3月發布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把領導干部問責制的實施和推行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與此同時,地方行政問責制建設也在積極探索中。自2004年重慶首推《重慶市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問責暫行辦法》以來,海南、浙江、深圳、河北、廣西、甘肅等全國多省區市,紛紛出臺了官員問責制度。規定黨政領導干部決策嚴重失誤、因失職至特大事故、管理監督不力、引發群體性事件、處置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失當等多種失職行為將被問責。
現在,在廣州,不接受輿論監督等行為要被問責;在石家莊,公職人員38種行為將被問責;在揚州,已經形成20多項行政問責制度,涉及反腐倡廉制度執行、推進依法行政、國有資產管理、信訪工作、防治違法建設工作、行政管理、行政許可等11個領域;在行政問責制已實施兩年的云南,有2942名干部被問責,其中包括22名廳級干部。
行政問責制實施以來,對提高行政效能,促使行政領導恪盡職守、依法行政,解決行政不作為、行政亂作為和對上級決定執行不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問責正由“運動式”、“風暴式”向常態化過渡。法制日報記者 李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