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體化成效卓著
《瞭望》:自“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以來,中國空間技術應用取得了哪些成效?
楊保華:40年來,我國空間技術廣泛應用于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防建設和社會進步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返回式遙感衛星是一種主要用于國土普查的遙感衛星。經過30多年的發展,衛星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軌工作時間由3天增加到27天,至今發射和回收了22顆衛星,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空間遙感資料。這些資料滿足了國防建設的需求,而且廣泛應用于城鄉規劃、地質勘探、森林調查、石油開采、港口建設、海岸測量、地圖測繪、鐵路選線和考古研究等方面。
衛星通信廣播技術發展迅速,應用日益廣泛,應用產業已初步形成,“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東方紅”三號通信廣播衛星已納入我國衛星通信廣播業務系統,促進了衛星通信、衛星廣播和衛星教育等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業務應用。衛星廣播電視業務的開展與應用,大幅度提高了全國廣播電視,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廣播電視的有效覆蓋范圍和覆蓋質量;衛星通信在“村村通電話”工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衛星遠程教育寬帶網和衛星遠程醫療網已初具規模,有力地支撐了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的發展;金融、氣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電力等幾十個部門建立了衛星專用通信網,為眾多部門提供服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風云一號”和“風云二號”氣象衛星已投入業務化應用,初步實現業務化、系列化,在天氣預報、氣候預測、氣象研究、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監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資源一號”和“資源二號”地球資源衛星的發射成功和業務運行,改變了我國衛星遙感應用部門長期依賴國外資源衛星的狀況,開創了我國衛星遙感應用的新局面。資源衛星已廣泛應用于農業、林業、地質、水利、地礦、環保以及國土資源調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眾多領域,而且已成為我國許多資源和環境業務監測系統的重要信息源。資源衛星數據在西部大開發、自然災害監測和重大國土整治等國家大型工程中發揮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洋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用于海洋水色探測的試驗型業務衛星,主要為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沿岸海洋工程、河口港灣治理、海洋環境監測、環境保護等提供重要的信息服務。它的成功運行,標志著我國在海洋衛星遙感領域邁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
“北斗”導航衛星為我國建立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北斗導航系統”奠定了基礎,該系統是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的區域導航系統。該系統將導航定位、雙向通信和精密授時結合在一起,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海上作業、森林防火、災害預報以及其他特殊行業提供高精度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等服務,并且顯示了廣闊應用前景。“北斗導航系統”的建立,標志著我國衛星導航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自主建立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利用各類“實踐”號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以及實施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環境探測與空間科學實驗的項目,大大促進了我國空間科學的創新和發展。1999年5月發射的“實踐五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現代小衛星,開展了空間環境輻射探測、空間流體科學實驗等,取得了重要的探測和實驗成果。
21世紀初期發射的“探測一號”和“探測二號”衛星,主要進行太陽活動、磁層空間暴等科學探測研究,協同歐洲空間局的四顆空間探測衛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對地球空間六點聯合探測,取得了一些具有原創性和前沿水平的成果。
“神舟”號飛船把航天員送入太空,在對地觀測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大大提高了我國對地球環境和資源、農業及自然災害的監測能力。在空間科學方面,開展了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科學、空間天文等領域的多項實驗和觀測,完成了我國迄今為止最全面、最系統的空間科學計劃,取得了具有國際水平的實驗和觀測成果,部分空間實驗和理論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