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阮煜琳)中國氣象工作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應對氣候變化、保障重大活動等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占GDP的比例,已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氣象投入產出比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1∶40提高到目前的1∶50。
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為2010年世界氣象日發表致辭指出,中國是氣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典范。特別是中國始終堅持公共氣象的發展方向,堅定不移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提出并踐行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建立和完善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全面發展決策服務、公眾服務和專業服務,為各國樹立了一個成功的典范。
鄭國光說,近年來,氣象部門為抗御流域特大洪水、超強臺風、嚴重干旱、低溫雨雪冰凍等重大災害,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動,三峽工程、南水北調、青藏鐵路、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優質的氣象服務保障,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1950年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至今正好60年。3月23日被定為“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世界氣象組織——致力于人類安全和福祉的60年,旨在共同回顧總結世界氣象組織60年的光輝歷程,展望未來氣象事業更美好的發展前景。
鄭國光說,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氣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任務更加繁重。我們將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務的根本宗旨,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全面發展公共氣象服務,大力推進氣象科技創新,不斷提高氣象預測預報能力、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進一步推動中國氣象事業實現更大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為改善全球氣候環境、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