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底氣
偏僻閉塞的白廟鄉,如同窮人家的孩子,坦然翻開衣兜,將“秘密”曬在陽光之下。然而,公開之前,張映上也有自己的顧慮。
“鄉里的干部收入很低,公示前,吃喝可能隨便些,公示后就會有顧慮,相當于他們的待遇會變得更差。”此外,他也擔心,如果公示財務后,村民發現招待費較多,可能會有意見,引發不穩定因素。
出于這些考慮,張映上決定先在互聯網上公布賬單。白廟鄉曾有一個官方主頁,但制作簡陋。鄉政府為此找來網絡技術人員,添設欄目,將1月和2月的政府公業務支出明細發布于互聯網上。
白廟鄉只有一間擁有10余臺電腦的小網吧,村民家中購置電腦的也較少,上網條件并不便利。因此有人質疑,這樣的網絡公示其實并未達到實效。張映上解釋說,白廟鄉共有村民1萬余人,其中大部分村民長期在外打工,網絡公示主要針對這個群體。但他承認,大多在外打工者可能并不知道網絡公示一事。未來,鄉政府將通過短信等方式通知打工人員公示網址。
白廟鄉的網絡“曬賬單”始于2月5日,一直波瀾不驚,直至3月12日,一名網友將賬單轉發至天涯論壇,取名《中國第一個全裸的鄉政府》,點擊率一周內超過32萬。
隨著媒體的關注,質疑聲開始響起。新華社記者采訪后,認為白廟鄉的部分村民并不清楚公示一事,曾質疑此番網絡公示為“假公示”。
3月16日,白廟鄉政府將財務支出公示表及手寫原件,一并張貼于鄉政府門前的公示欄。面對“假公示”的質疑,張映上回應說:“既然決定公開了,就從來沒考慮作假,也絕不是作秀。”
他還說:“我最大的底氣,就是一切都是真的。”
審核的流程
張映上的自信,源自白廟鄉運行的一套財務管理制度。白廟鄉政府機關今年1月份的《公業務費開支公示》的表格顯示,鄉政府支出公業務費44筆,共8240.5元。其中,最大的一筆開支是招待費1269元,最小的一筆則僅為購買信紙的1.5元。無論數目大小,每一筆都包含如下幾項內容:金額、項目、事由、發生時間、經辦人、證明人、審批人、安排人。
事實上,最大一筆開支和最小一筆開支都發生在同一天。
1月24日,70多名鄉人大代表、鄉黨代表、群眾代表從各村趕來參加白廟鄉第一次民主議事會。此外,幾位從省里、巴中市和北京趕來的專家與官員旁聽了會議。
主管后勤的副鄉長李英帶領工作人員布置會場,招待參會人員。這一天,工作人員袁靜華購買了1.5元的信紙,但李英并不能決定這筆支出。最終,經張映上批準才予報銷。在雜貨店里也有相應記載。
當天,會議人員在白廟鄉吃工作餐,酒席共有4桌,花費1269元。面對這筆招待費過高的問題,張映上說,因公示辦法剛剛出臺,尚需完善,“應該寫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吃飯,以及是否包含加班費,因為現在寫得比較籠統,才招來誤解”。
以往,白廟鄉財政報銷制度數月一結,如今也變成了每月一結。“也是怕時間久了,說不清。”現在每月初,李英便去雜貨店、飯店抄錄政府的賬目。
決定將財務支出公示之后,張映上希望由紀委監督每筆開支,然后由鄉紀委書記陳加才在每筆開支后的證明人那一欄簽字,獨立監督。但陳加才拒絕了,他說:“我知道的我能證明,我不知道的我不能證明。像1月24日那天的宴席,我參加了,知道確有其事,我可以簽字。但其他的費用,我并不清楚,怎么能隨便亂簽?”
陳加才在鄉鎮工作了二十多年,深知即便是一些蠅頭小利,也難免會有人假公濟私。于是,他建議每月月初公示前,召開一次財務收支審核會議。鄉黨政領導干部及鄉人大代表、黨代表共同對每一筆開支進行集體監督。“在會議上,把每一筆開支都念出來給大家聽。時間、事由、金額、安排人都確認無誤后,我才能在發票和公示表上簽字。”
在2月初的會議上,一筆10多元的餐費便因為沒有安排人而未通過,由用餐人員自掏腰包。
隨著進一步完善后,白廟鄉政府機關《公業務費開支公示》的表格上,又多了“業主”這一項。“由那些商店、飯店的老板在此簽字證明。這就意味著一筆開支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公開透明的,便于監督。”張映上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