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航空報》報道:2010年1月11日,中國在本土上空成功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震驚世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次試驗是防御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與中國一貫奉行的防御性的國防政策是一致的。
什么是反導系統?這要從1972年前蘇聯和美國簽署的一項雙邊反導條約——《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說起,條約中規定:反彈道導彈系統是指“用以攔截在飛行軌道上的戰略性彈道導彈或其組成部分的系統”,包括反彈道導彈截擊導彈、反彈道導彈發射器和反彈道導彈雷達。
中國反導系統首次亮相
1月11日中國反導攔截試驗后,由外交部首次向世界公開。
據專家介紹,反導彈攔截技術按發射地分為陸基、海基和天基,分別指反導系統在陸地、海上和天空發射。根據彈道導彈飛行軌跡,按照攔截時機不同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初始段防御系統,也稱“助推段”防御系統。它是指在助推階段對來襲導彈進行攔截,一般是導彈發射后、尚未投放彈頭的數分鐘內進行攔截。二是“末段”防御系統。它是指在彈道飛行最后階段,即在來襲導彈在進入大氣層并即將擊中目標時,對來襲導彈進行攔截。三是“中段”防御系統。它的攔截范圍是以上兩者之間的廣大區域,旨在對脫離導彈彈體后尚未再入大氣層、處于太空飛行狀態的來襲彈頭進行攔截。目前大多數國家的導彈攔截試驗均為末端攔截試驗,因為進行中段攔截的技術要求更高。
所謂陸基中段反導彈攔截技術就是發射攔截彈直接撞擊摧毀來襲彈,它主要由攔截器、傳感器和戰斗管理系統組成,用來對敵方彈道導彈進行探測和跟蹤,然后從陸地上發射攔截器,在敵方系統彈道導彈尚未到達本土之前,將其攔截并將其摧毀。這次反導試驗,中國采取的就是陸基中段攔截。據了解,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等少數國家擁有陸基中段反導彈攔截技術,中國這次試驗成功將大大提升保衛本土的能力,并對世界范圍內導彈攔截技術產生制衡效應。
外電評論,中國計劃構建的反導系統的規模龐大,除了衛星、預警雷達、遠程防空導彈外,可能還包括中近程防空導彈、戰斗機、高射炮、預警機等。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正試圖以構建反導系統為契機,將全部可用于防空作戰的武器系統整合起來,形成一個以首都為防御核心區、技術復雜的多層次空天防御系統。
毛澤東拉開反導序幕
早在上世紀毛澤東主席就為了中國拉開了反導序幕:1963年12月,毛澤東在聽取戰略武器問題匯報時指示:“原子彈、導彈,無論如何也不會比別人搞得多。同時,我們又是防御戰略方針,因此除搞進攻性武器外,還要搞些防御武器。”1964年2月,毛澤東在會見錢學森時專門談到反導問題:“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總要搞出來的。”根據毛澤東這一指示,中國反導研究項目被確定為“640工程”。
中國戰略導彈防御系統的研制始于“反擊一號”,是當年七機部二院負責的項目。1967年10月,國防科委召開了“640工程”會議,正式提出了開展反導彈用核彈頭研制工作的建議,包括反導攔截彈、反導大炮等攻關項目。
在此后的十幾年里,分別研制了“反擊一號到三號”的全系統和“先鋒”系列反導大炮。1971年到1979年8月“反擊一號和反擊二號”先后進行了多次試驗,雖然不很圓滿,但初步建起一個能夠防止彈道導彈打擊的區域。
1986年3月,中國4位最具聲望的國防專家上書,提出“高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綱要”,即著名的的“863計劃”,其中重啟導彈防御研究也列在其中。
中國宣布這次反導試驗達到預期目的,標志著包括信息處理、偵察預警、攔截武器、武器傳輸、制導精度和反應速度在內的反導技術達到一個新的階段。
發展反導系統任重道遠
這次中國反導試驗成功,僅僅是在反導系統建設上邁出的一小步,與發達國家的反導系統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美國總統里根1983年就提出太空導彈防御計劃,美國已投入巨額資金建設導彈防御系統。2001年“9·11”事件發生后,于同年12月13日,美國正式宣布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限制反彈道導彈條約》,啟動了在全球建立反導系統的計劃。目前美國的反導導彈主要是“愛國者-3”,用于打擊戰術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戰機,最遠探測距離達400千米,攻擊飛機目標射程超過100千米,攻擊導彈射程可達50千米,將成為美國未來陸基戰區導彈防御系統的主要低層攔截器。此外,“標準-3”導彈是美國海軍戰區導彈防御系統的一種高層彈道導彈防御武器,可從軍艦發射,射程超過500千米,攔截高度達到160千米。美國曾用“標準-3”導彈成功擊落過失控衛星,被認為是美國反導系統的一次實戰。
俄羅斯總理普京去年12月29日說,實施反導系統計劃耗資巨大,俄羅斯不會像美國一樣建立這一系統。但為了保持平衡,“我們需要發展進攻性打擊系統”。俄羅斯的反導系統在世界上也首屈一指,主要是S- 400“凱旋”反導系統,其導彈射程可達400千米,為當今地空導彈射程之最,攔截導彈的距離為50~60千米。俄羅斯軍方宣稱,S-400在速度、精度等方面均優于美國的“愛國者-3”地空導彈系統,是當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防空導彈系統。
目前美、俄各自擁有5000多枚和4000多枚核彈頭以及三代和二代預警衛星。要發現平均飛行時間為20~30分鐘的彈道導彈,取決于對導彈的雷達目標特性和紅外目標特性的探測。
除美俄之外,許多國家也都在發展反導系統:
日本防衛省在2010財政年度預算中獲得1761億日元(約合19億美元)撥款,用于完善導彈防御系統。防衛省計劃增加部署美制“愛國者-3”陸基攔截導彈數量,以覆蓋日本全境。日本共同社報道,現階段,自衛隊已經在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地部署這一類型攔截導彈,計劃2010年春天在九州地區部署。日本導彈防御系統分為兩部分: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軍艦配備的“標準-3”海基攔截導彈是第一道防線,如果“標準-3”導彈攔截失敗,陸基“愛國者-3”導彈攔截系統將作為最后防御手段。這筆預算一部分將用于和美國共同研發一種新型導彈防御系統。
以色列國防部發布消息說,以軍將于今年下半年部署“鐵穹”防御系統。其中以色列的 “鐵穹”導彈,主要用于攔截射程在5~70千米之間的火箭彈及導彈。據悉,以軍將從2010年開始部署,最終將部署12套。
法國于2009年2月13日6時09分,首次發射了彈道導彈紅外預警衛星——“螺旋A”和“螺旋B”,標志著法國也具有了反導能力。
此外,印度也在發展反導系統。美國先后與捷克和波蘭達成建立反導基地的協議。據悉,現在世界上有能力制造導彈的國家有30多個,擁有導彈的國家超過100個。
世界各國的反導系統各有千秋,美、俄顯然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反導系統的發展完善還任重道遠。如果要使中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系統能夠達到真正的實戰部署,至少下一步要發展中國自己的預警衛星,如果沒有自己的彈道導彈預警衛星,中段攔截是無法投入實際使用的。中國反導系統的整體水平還只是剛剛起步,距離形成作戰能力和力量還有很遠的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