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兩會”前夕,“富二代”再受關注。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副校長朱華仙提出,建立“富二代”培訓基地,將“富二代”培養成為佛山民營企業新的領軍人物。有老板就此表示,培訓學校成效不會太大,先天的特質同樣重要。
●說法
“富二代”缺承受壓力的素質
畢業于暨南大學新聞學院的阿輝(化名)可以算是一個典型的小“富二代”。阿輝的父親在瀾石做不銹鋼生意,畢業后阿輝就跟在父親身邊做事,開著一輛二手寶馬,從事著與所學專業完全無關的職業,上司是自己的老爸,手下有一二十號人。
在經濟發達的佛山,“富二代”這個詞非常普遍,接近100%的民營企業中有著大量的家族式企業,子承父業的現象隨處可見。
談起現在的工作,“我羨慕你們當記者的呀!卑⑤x對沒能學有所用露出些許遺憾,對能否做大父親的產業,阿輝說“還沒考慮這么遠”。
據媒體報道,順德區九成以上的“富二代”不愿或者不能完全接班,有的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業,有的缺少創業和守業的志向,有的欠缺對事業的執著和獨當一面的能力!斑@種情況在南海也普遍存在。”朱華仙說。
順德企業老板葉中平認為:雖然“富二代”與“富一代”相比,在學問上普遍有優勢,然而“富一代”在創業過程中所形成的堅忍、頑強、勇往直前及承受壓力的素質,就可能是“富二代”所缺少的了。“我在與偉雄集團的老板林偉雄先生討論時,他說自己辦廠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可后退’。的確,‘富一代’可以在跌倒后爬起身,甚至反復多次仍能站得起身,但是‘富二代’能否經受得起呢?”
正方
父輩言傳身教不能代替系統的培訓
朱華仙在一份《關于加強佛山民營企業家后備人才培訓的建議》中提出,依托市委黨校建立培訓基地,將“富二代”培養成佛山民營企業的領軍人物。
“佛山的民營企業家到了一個新老交替的時候,培訓不一定會起到立桿見影的效果,但是培訓本身卻是需要的,父輩的言傳身教不能代替系統的培訓。”朱華仙說:“應重點抓對‘富二代’能力和素質的培訓,讓他們充分了解和理解父輩當年創業的經歷,學習一種艱苦創業的精神,這在當前的青年一代中是很欠缺的。能力方面,則要培養系統的領導和管理知識。”
朱華仙建議:“要給予培訓專項補貼,拿出一定經費補貼民營企業家后備人才培訓,與獎勵有貢獻的民營企業家具有同等意義!
反方
“富二代”若不具備特質就不應“強扭”
對于投入資源培訓“富二代”,順德老板葉中平有話說:“素質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因素,俗話講‘石頭是孵不出雞蛋的’,如果‘富二代’的確不具備這樣的特質,也就不應‘強扭’了!
葉中平的看法是:“一個容易成功的方程式是對第二代在小孩時就關注其先天的特質。對于有做企業家特質的就多花時間培養,特別是承受壓力、敢承擔、好勝之心和能計算大數這幾方面。讓小孩接受完整的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之后再讓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帶一段時間,如能到大公司打工幾年的話就更好了;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公司又花幾年時間輪多個崗位實習,再在父母的身邊跟一段時間,或打理一個規模小些的獨立的分公司。經過這些歷練后再坐正,父母轉做副手跟一段時間。我認為這是一個理想的培育老板接班人的流程。”
而對于那些無能力或無興趣經營企業,但又希望繼承父輩事業的“富二代”來講,葉中平建議“聘請好的經理人來全盤管理企業是個好的選擇。”
代表聲音市人大代表王基國:
別給“富二代”貼標簽了
在很多人眼里,“富二代”成為一個不思進取的代名詞。并且,“富二代”的“寶馬案”、“飆車案”等一系列案件的接二連三發生,使這一個群體被媒體與社會驟然放大,置于社會與媒體的道德與人格的拷問桌前:“富二代”怎么了?
在去年關于順德“富二代”的采訪當中,我們明顯感覺到,在這個中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方之一,如果不是刻意去尋找,你會發現,他們的人格、行為、道德、素質其實與每天忙于工作的普通人毫無二致。
“求求你們,別再給我們貼標簽了。”這是順德“富二代”最為真誠的呼吁。正是這樣一種社會強加于人的標簽,無形之中給了他們太大的壓力,使他們背負著傳承家業振興經濟的重擔。
他們就是普通人,只不過他們的家庭與成長環境有點不一樣而已。在采訪當中,與其說要培訓“富二代”成為了時代與政府的責任,不如說為他們搭建一個表現自我、融入社會、體現價值的平臺更為重要。
順德工商聯這幾年不斷組織“富二代”外出參觀考察,青年企業協會在順德政治經濟生活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事實上,一個負責任、有朝氣的“富二代”已經在順德形成。
在“富一代”認為,孩子還是自己帶的好,中國各種名目的培訓,教授們口若懸河的教誨,種種脫離現實的說教,是培養不出一個出色的企業家的。能不能“游泳”,只能把他們放在商海的驚濤駭浪當中,才能培育出他們乘風破浪的素質。
“我們有錢,為啥需要政府出經費?”他們認為,與其政府掏錢培訓“富二代”,不如把這些有限的政府資源投入到更需要錢的“窮二代”身上,“窮二代”更需要通過培訓與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擺脫自己的窮帽子。
事實上,在順德的“富二代”當中,接過父親們交過的接力棒,90%以上的“富二代”已經奮力推著企業的車輪,走得穩健、走得從容。
反過頭來想一想,或者深入了解“富二代”的所思所想之后,也許,關于這一特殊的群體,根本就不是培訓不培訓這么簡單了。(記者/李曉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