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外交部部長楊潔篪答記者問。 中新社發(fā) 杜洋 攝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翁陽 周兆軍)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7日舉行第二場記者會,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就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記者提問。這位一向以沉穩(wěn)、儒雅形象示人的外長縱論天下大勢,其間不時有精妙言論和個性話語。
“如果有人用油畫的標準來欣賞中國的水墨畫,那恐怕就要出錯。”
——楊潔篪表示,希望外界能夠了解中國的獨特性和真實國情,更希望一些人能夠拋棄“有色眼鏡”和思維定式,特別是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偏見。
“我們大家都存在著如何‘調焦距、對光圈’這樣一個任務。”
——談到國際形勢變化,楊潔篪說,當前,各國的情況、世界的情況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相互了解是發(fā)展國與國關系的基礎。
“國與國之間打交道,重要的是看是不是占‘理’。”
——針對中國外交越來越強硬的說法,楊潔篪表示,堅持原則立場同是否強硬是兩碼事。中國的外交是以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以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為已任。
“非洲人民才是非洲的主人,其他人都是客人。”
——談到中非合作,楊潔篪說,非洲是屬于非洲人民的。應該尊重主人選擇合作伙伴、選擇朋友的意愿和自由。要做非洲人民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最基本的是多做實事、好事,少說空話。
“冷戰(zhàn)思維、零和博弈的這種思想不合時宜。”
——楊潔篪說,世界正朝著多極化、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方向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同舟共濟、互利共贏才是生存和發(fā)展之道。
“中歐關系會一天比一天好,一月比一月好,一年比一年好。”
——談及中歐關系,楊潔篪說,只要雙方共同努力,中歐關系一定會大踏步地向前發(fā)展,而且會出現(xiàn)不少新的增長點。
“中國的外交是人民的外交,公共外交的智慧也是來自于人民。”
——楊潔篪表示,公共外交是中國外交重要的開拓方向。中國鼓勵外交官在國內(nèi)更加積極地走向公眾、走入高校、走近媒體,在國外更加積極地走出去,向各界介紹中國國內(nèi)的情況和中國對外政策方針。(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