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余陸洋(應受訪者要求,化名)時,他正在回老家的路上。“為一個招商引資的項目穿針引線。”
臨近年關還在來回奔波?余陸洋在電話里笑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已經當了6年多市級駐京辦主任的他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謎一樣的駐京辦
對于大多數來京的外地人來說,家鄉的駐京辦不是為他們“辦事”的,而是難得接觸的神秘角色。“我都不知道我們老家駐京辦在哪里,為誰服務的?早該撤了。”采訪中不少人如此表示。“跑部錢進”、“腐敗溫床”,這是大多數人對駐京辦的描述。
余陸洋有些委屈,他覺得駐京辦已經有點被妖魔化了。他不排除上述問題的存在,“但從根本上來講,駐京辦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北京資訊的發達為本地社會經濟服務提供方便。”他告訴記者,他們每周都要編寫簡報,給市領導報告最新的經濟發展動態和資訊,“我們每年的簡報多達100多期,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很多有力的依據。”
“我們還是看不見的保安。”余陸洋自嘲道,每逢北京有重大活動,各駐京辦都要忙活起來,一方面是迎接本地到北京開會的同志,另一方面,為了維護首都穩定,也要協調上訪人員。
在長年兩地奔波的余陸洋眼里,駐京辦好比一個“通道”,一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通道”,首都北京和所聯系的家鄉都因此受益。余陸洋告訴記者,駐京辦每年為家鄉招商引資的數目都達幾千萬元以上,同時為當地爭取一些項目資金也做出了貢獻。
資料顯示,2005年中央財政安排各類轉移支付補助7000多億元,加上稅收返還和一些體制性補助,用于推進地區均衡發展的資金超過l萬億元。因此,目前,余陸洋口中的“跑部”仍然是各地駐京辦的一項重要工作。余陸洋也承認駐京辦中“跑部錢進”的事情不是沒有,可是現實就是這樣,爭取機會就大一些,不爭取機會就小一些。這其中最根本的問題是體制問題,不要把板子只打在駐京辦身上。
沒看過《駐京辦主任》
接待,是駐京辦不可回避的工作,也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帶來的質疑是,駐京辦是否成了本地領導在京的“行宮”?腐敗是否就此滋生?
余陸洋不否認接待工作的頻繁,但他覺得這也是駐京辦必須承擔的職責。他認為,本市領導來京開會、出差,駐京辦服務方便、經濟,保障領導的行程。“住在駐京辦還是比住在酒店便宜多了。”
既能上通下達,還能接觸領導,又獨居北京,“天高皇帝遠”,駐京辦遠離省區市政府,是否有一人獨大的感覺?是不是像小說里寫的那樣。
“我沒看過《駐京辦主任》。”余陸洋直截了當地說,盡管自己從事著這個工作,對于這本大熱的書,他直言“沒想過要看”。“我承認這本書有它的文學價值,但是這本書里面的駐京辦主任形象畢竟是提煉過的,是超出現實的,不能完全代表我們。”他說。余陸洋覺得駐京辦既沒有那么大的權力,自己更不是想象中的什么官。他坦承,這么多年的工作中,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吃請送禮難以避免,然而大多數是為了家鄉的形象、家鄉的項目去爭取。
就拿比較敏感的資金問題來說,余陸洋告訴記者,他所在的駐京辦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與其余駐京辦最大的區別是他們不做生意。由于所在地級市的經濟條件,余陸洋所在的駐京辦既不至于像有些駐京辦那樣為經費發愁,也不想分心做職能之外的事情,何況做了生意不敢保證不出問題。
除此之外,駐京辦也不是沒有壓力和苦衷。余陸洋說自己長期處于這樣的崗位,精神狀態比較緊張疲憊。駐京辦工作人員都是處于與家人長期兩地分離的狀態,每年只有3次假期,分別是勞動節10天、國慶節10天和春節10天。
駐京辦改革的大幕已然拉開,比起副省級以上及縣級駐京辦結果的干脆,徘徊在去留之間的地級市駐京辦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仿佛更引人關注。余陸洋對國家的政策完全贊成,據他介紹,縣級政府在京注冊的形形色色的辦事處就達5000多家,如果算上沒注冊的恐怕要10000多家,“亂跑亂要”,確實一定程度上干擾了經濟秩序,影響了駐京辦的形象。
對于處在待定席上的地級市駐京辦來說,余陸洋認為存在的必要性還是很大的,他的理由是從經濟體制看,市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完全有資格成為首都與家鄉的媒介留存下來。對于自己的去留問題,余陸洋似乎顯得很坦然,由于地級市駐京辦的生殺大權掌握在省級政府手中,自由空間很大,這是否意味著結果會很樂觀?他卻語帶保留,表明一切還要觀望,自己也不會為這件事情去“跑省”爭取。韓馨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