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評”讓多數人監督變為現實
一個時期以來,農村成為社會矛盾最多、民主管理又相對滯后的地方。來自泰興市紀檢機關的統計顯示:有40%的檢舉、揭發、申訴材料來自基層,查處的干部有30%來自農村。從中看出,農村基層是民主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是泰興市紀委的工作重心。
泰興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沈惠彪介紹,為了從根本上杜絕一些村干部作風不實、素質不高,損公肥私、與民爭利的現象,泰興市近年來曾走過了一條從“雙述”(即述勤述廉)到“村務監督”(即設立兩委會),再到“雙創”(即創建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創建合格村、示范村)的路子。一路走來,雖然一步步在向農村民主推進,效果卻仍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監督主體力量不強,代表性不夠。表現在:一是少數村民代表評判影響村干部考評真實性,有些代表長期不變,易被村干部‘同化’,甚至成為宗派勢力的工具;二是隨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村組合并后行政村規模擴大,村級監督的范圍也更廣泛,少數人的監督難以全面到位;三是少數人管事影響村民管理進程。目前,村級事務管理主要依賴村干部等少數人,村民的民主權利往往不能充分行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農村基層民主監督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效果,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成效。”沈惠彪指出。
而今年試點開展的村民直評“村官”活動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問題。直評對象為任職半年以上的村干部,參評人員為全體村民。拿直評試點村泰興鎮三陽村來說,就有1065名村民參與現場直評,是過去村民代表、黨員代表總和的20倍。
直評結果將村干部分為“優秀、稱職、不稱職”3個等級。這樣的結果可是讓不少干部懸起心來,因為根據泰興市紀委的要求,對反對和不滿意票達到30%的干部,經查實問題后就要作出調整和處理。目前,已有16名村干部已被列入組織處理。
“直評”讓村民和村官素質共同提高
9月26日,劉陳鎮吳莊村直評大會出現了動人的一幕:四名村干部一一登臺亮相,向村民報告今年來的勤政廉政情況,臺下的村民聽得津津有味,有的伸長了脖子,有的面帶微笑,有的不斷點頭,當村支部書記吳榮健向大家報告該村全年的行政招待費只有三千多元時,場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吳榮健告訴記者:“村民的掌聲,是鼓舞也是鞭策,說明廉政文化已經深入人心,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廉潔行動,掌聲又從何而來?”
記者在直評現場發現一個特別的現象:村民們提的問題很少涉及家庭個人“小事”,大多是公益性的。“這說明,村民民主意識增強的同時,自身素質也有了很大提高。”吳榮健說。
村民參與度越廣泛,直評結果就越公正。然而如何把握好村民的參與度呢?泰興市紀委在前期活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個確保:一是確保村民參與的廣泛性。參評人員為全體村民,出席人數不能低于常住戶數的90%。二是確保村民訴求表達的直接性和自由性。泰興市特別選派各鎮紀委工作人員在直評現場進行監督,凡弄虛作假者,堅決追究責任。三是保證問題整改的嚴肅性。對直評活動中村民質詢的問題,除由上級紀委督促落實外,還將直評結果與村干部獎金掛鉤,與班子整頓掛鉤,保證直評效果落到實處。
沈惠彪表示:“直評活動不僅是組織監督的補充,更是一種民主建設的新形式,它具有一種可貴的不可替代性。” (記者 沈衛星 通訊員 王曉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