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孫偉銘無期徒刑的話音剛落,這個戴著黑框眼鏡、穿著黃背心的男人便在法庭上嚎啕大哭起來。”盡管已時隔3個多月,但孫偉銘案的終審場景在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主審法官王靜宏的腦海中仍揮之不去。
那天,從開庭到宣判僅有短暫的20分鐘,王靜宏坦言,“曾經主審過的案件,從來沒有一起像孫偉銘案這樣倍感壓力。”
或許,人們在關注孫偉銘生死命運的同時,更多的是在思考在汽車激增的現代社會,對于醉酒駕車究竟該采取何種法律政策和有效措施,才能使作為工業文明象征的汽車不會淪為新的“殺人工具”?
孫偉銘案并非空前絕后
9月8日上午8時48分,四川高院的判決終于讓這起歷時9個月的案件塵埃落定。
從死刑到無期,僅僅幾個字的改動,卻把孫偉銘從“鬼門關”一把拉回。在庭審現場,孫偉銘痛苦地懺悔:“我是罪有應得。”
然而,發自內心的懺悔,無法改寫“4人死亡、1人重傷”的嚴重后果。
孫偉銘出事那天的情景,至今仍不時地被眾多媒體提及。在出事之前,孫偉銘長期無證駕駛,多次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2008年12月14日中午,孫偉銘在酒樓為親屬祝壽,大量飲酒之后,駕車嚴重超速并越過道路中心黃色雙實線,先后撞上反向正常行駛的4輛轎車,造成4死1重傷。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鑒定,孫偉銘駕車在碰撞前瞬間的行駛速度為134-138km/h,大大超過60km/h的限速;血液中的乙醇濃度為135.8mg/100ml,屬醉酒駕駛。
7月23日,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孫偉銘死刑。
“一審判決后,我就特別留意媒體報道,發現社會各界的關注點集中在案件的定性和量刑上。”王靜宏告訴記者,孫偉銘究竟構成交通肇事罪還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對孫偉銘是否應當適用死刑?這些都成為日后法庭審理的重點。
“經過審理,我們認為,孫偉銘是間接故意犯罪,不希望、也不積極追求危害后果的發生,主觀惡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險性不是很大。此外,在歸案后孫偉銘能真誠悔罪,傾力積極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獲得了諒解。”王靜宏解釋說,基于這些綜合因素,我們最終改判。
無論是死刑還是無期,在我國刑法中都算重刑。然而,重刑似乎并沒有阻擋住醉酒駕車的“洶涌洪流”,孫偉銘不是第一個,也絕非最后一個。
在孫偉銘案之前,2006年9月16日,佛山的黎景全大量飲酒后駕車致2人死亡;在孫偉銘案之后,杭州“8·4”魏志剛酒后超速行駛致1人死亡,南京“6·30”張明寶醉酒駕駛造成5死4傷……
警方拋“四個一律”撒手锏
醉酒駕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刺痛著社會公眾的神經,“我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孫偉銘輪下冤魂”的擔心,正在埋入越來越多的人心中。接二連三被媒體曝光的醉駕事件警醒著人們,是該對酒后駕車采取行動的時刻了!
事實上,公安機關嚴厲整治酒后駕駛違法行為的行動從來就沒有間斷過。
8月15日,針對酒后駕車違法行為,一場暴風驟雨般的專項行動在全國打響。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措辭嚴厲、態度堅決:“對酒后駕駛,無論涉及什么人,不管什么理由,都要一視同仁,從嚴處罰,絕不允許開口子,絕不搞下不為例,讓酒后駕駛成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壓線。”
為此,公安部為酒后駕駛開出了“四個一律”的猛藥:對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一律暫扣駕駛證3個月;對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一律拘留15日,暫扣駕駛證6個月;對一年內兩次醉酒駕駛的,一律吊銷駕駛證,兩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屬營運駕駛員的,5年內不得駕駛營運車輛;法律法規規定有罰款處罰的,一律從重處罰。
專項行動中,各地紛紛出臺措施,全國刮起了一陣酒后駕駛“嚴打”風。
存法律適用不統一等問題
據介紹,對醉酒駕駛肇事后造成重大傷亡的,有的地方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的地方定為交通肇事罪,“同案不同罪”、“同罪不同刑”的現象時有發生。
就在孫偉銘案改判的當天,最高人民法院對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統一了裁判標準,規定對醉酒駕車,肇事后繼續駕車沖撞,放任危害后果發生,造成重大傷亡的,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應當依照刑法第115條第1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在社會各界建議加強立法調研,加大對酒后駕駛處罰力度的呼聲下,9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邀請數位知名法學專家、學者召開了危險駕駛相關法律修改專家論證會,就如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酒后駕車行為的懲處展開了探討。
專家普遍認為,法律責任過輕、法律適用不統一、法律規定不完善,是當前在追究酒后駕駛行為法律責任方面存在的三大主要問題。
就在研討會后不久,公安部交管局下發《關于修改酒后駕駛有關法律規定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擬提請相關部門將醉酒駕車等行為明確納入刑法處罰范圍。
“執行一例死刑并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種不良風氣,只有酒后不開車成為人人自覺遵守的社會準則,才能有效遏制此類犯罪的發生。”王靜宏說。本報記者 徐偉 本報見習記者 林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