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門”一波三折,至今撲朔迷離,讓局外人難以摸清門道。事態進展至今,又有一些微妙的變化,一個是海南省工商部門開始承認自己的在執法程序上存在問題,但同時又表示“是工作疏忽,但不是故意違法”;另一方面,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最近接受記者采訪,表現得有些與權力惺惺相惜,他稱“也許海口市工商局也是個受害者,這不是鬧劇,是有人策劃的,我認為是蓄意的”。(12月6日《揚子晚報》)
海南工商部門承認執法程序違規,但強調是“工作疏忽,但不是故意違法”,加上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也認為,這一事件幕后可能是競爭對手故意送存在問題的樣品來抹黑自己,這樣,海口市工商局就似乎情有可原了。
問題是,現在媒體曝光的有關情況表明,海口工商部門至少在三處存在明顯的程序違法:一是對農夫山泉等產品進行初檢后,并未將初檢結果告知相關企業,侵犯了企業的合法權利;二是違規發布消費警示,而這種權力本身是由衛生行政部門公布,海口工商部門沒有這種權力;三是,在農夫山泉沒有參與的情況下進行了復檢,而復檢本應由企業、工商部門和檢測機構三方共同進行。這三項程序上的違法,每一項都有可能讓最終的結果逆轉,連違三次,還能說他們“無辜”,“也是個受害者”嗎?
作為執法部門的工商部門恰恰要主持正義,要在他人的故意策劃的行動中,發現破綻、伸張正義。這種主持正義的方式,就是嚴格遵守法定程序,比如送檢的樣品要告知當事企業,讓當事企業有申訴的權利,不輕易發布消費警示等等,嚴格遵守程序,就能避免他人對農夫山泉的陷害。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美國法學家道格拉斯才說:“程序決定了法治與恣意人治之間的基本區別。”如果“砒霜門”本身存在某些人的故意陷害,而海口工商部門違反法定程序,那就是公權力的助紂為虐,這樣違反程序的公權力根本沒有“無辜”可言。
所以,追問海口工商部門是否存在故意的“執法違法”當然重要,但是,即使不存在“執法違法”,只是在執法程序上的違法,同樣也必須嚴格“問責”,不存在絲毫的“無辜”可言。因為,執法程序的弦不繃緊,今天的農夫山泉、統一企業為其所害,明天,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和公民為這種濫用程序的權力所害! 楊 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