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服務、責任、法治和廉潔的高效政府,不僅是我市廣大市民的夙愿,更是我市實施政府機構改革的目標。昨日(23日),從全市市區縣政府機構改革動員大會上傳來好消息,我市市區縣政府機構改革正式啟動。
我市將在年底基本完成11個政府部門的整合,新組建5個市政府工作部門,新設3個部門管理機構,更名4個機構,加掛1個機構牌子。調整后,市政府工作機構設置共41個,較改革前減少4個。
實行職能統一的大部門體制
本次政府機構改革將進一步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職能,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對一些職能相近的部門進行整合,調整優化組織結構,規范機構設置。經過前4次市政府機構改革,我市已經基本形成交通、水務、農業方面的大部門體制。這次機構改革,將繼續探索實行大部門制,緊緊圍繞政府職能轉變,理順機構職責關系,著力調整一些職責相近的部門,進一步完善“大農業”、“大交通”、“大水務”體制,積極探索建立“大文化”管理體制。
改革后精簡為41個工作機構
改革涉及整合部門共11個:經委、信息辦、人事局、勞動保障局、商貿局、外經局、文化局、廣電局、新聞出版局、外辦、僑辦。新組建市政府工作部門5個: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商務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外事僑務辦公室;新設部門管理機構3個:公務員局、畜牧獸醫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局;更名機構4個:市政管理委員會更名為市政公用局、交通局更名為交通運輸局、農業局更名為農業委員會、法制局更名為法制辦公室;加掛牌子機構1個:科學技術局掛知識產權局牌子。調整后,市政府工作機構設置41個(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6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行政機構14個),較改革前減少4個(詳見附表)。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
本次改革的主要任務是轉變政府職能、理順職責關系和明確強化部門責任。我市將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的要求,全面梳理政府各部門職能,將一些輔助性、技術性、服務性事務交給事業單位和市場中介組織,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發揮公民和社會組織在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
將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部門,加強環境保護和人力資源的統一管理,加快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體系,理順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強化執行和執法監管職責,增強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能力。還將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行政許可,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優化投資環境。
重新制定工作部門“三定”規定
下一步,我市還將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重新制定市政府工作部門“三定”規定,優化整合內設機構,嚴格控制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不突破省上核定的行政編制總額。必須重新確定主要職責、內設機構、人員編制。要通過“三定”合理界定部門職能,并把職權和責任細化到部門的內設機構和工作崗位,形成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責任體系。對于改革中出現的超職數配備的領導干部,要妥善安排、逐步消化。
依據法律法規,參照國務院、省政府部門“三定”規定,按照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的要求,重新確定市政府各部門“三定”規定,重點梳理和解決市政府部門間職責交叉和關系不順的問題,對確需多個部門管理的事項,分清主辦和協辦關系,明確牽頭部門。建立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