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新興煤礦“11·21”礦難已致92名礦工死亡、16人生死不明,420人成功升井——
核心提示
鶴崗新興煤礦“11·21”礦難已經導致近百人死亡。通過逃生礦工的回憶和救援人員的講述,我們還原了從礦難發生前1小時到事后艱難救援的全過程。礦難來臨時,礦工們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冷靜地架起昏迷的工友撤離,還為別人留下了逃生的信號……
11月21日2時30分左右,黑龍江省龍煤控股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發生爆炸事故。截至記者22日23時發稿,救援人員已在井下發現92名礦工遺體,16名礦工下落不明,420人成功升井,救援仍在繼續。
爆炸前約1小時,檢測到煤與瓦斯突出
21日1時37分,爆炸發生前1小時。
新興煤礦調度室接到瓦斯監測系統報警,當班調度立即向值班領導和礦長匯報。
此時,新興煤礦井下作業人員共有528人。礦工們并不知道,一場災難正向他們伸出魔爪。
這時,16號掘進隊瓦檢員范明華和隊友們正在“三水平南一石門”處作業,隨身的便攜式瓦檢儀突然報警,他又用相關設備進一步檢測,發現瓦斯濃度竟然在10%以上!
按規定,瓦斯濃度超過2%就必須撤離人員!有4年瓦檢經驗的范明華意識到大事不好,立即召喚工友撤離,同時切斷了工作面的電源。緊接著,他跑到信號區撥通地面調度室電話:“我是16號瓦檢員,作業面入風瓦斯突發增大!”
“人員撤離沒?”地面傳來問話。“人員已經撤離,電源已切斷……”
此時,電話信號中斷。他又聯系到鄰近17號和218號瓦檢員,幾位瓦檢員帶著30多名礦工頂風按避災線路輾轉撤離……
不幸的是,當接到檢查井下瓦斯來源通知的救護大隊駐礦四中隊趕到鋼帶機入井口時,冒頂已經發生。隊員接領導指示后即趕往北部人車井入井探查。
事故原因經初步分析為:由于113隊施工的“三水平二石門后組”15層探煤道發生煤與瓦斯突出,引起風流逆向,瓦斯隨逆向風流進入二段鋼帶機機頭硐室,發生瓦斯事故,波及井下作業采掘工作面28個。
工友相互攙扶從500米井下逃出
通過生還礦工們的描述,記者的視線被拉到事發后的漆黑井下。
第一采煤區11號掘進隊的王乃會瞅著一股黃煙撲來,立即用圍脖的毛巾捂住口鼻,并用隨身帶的水潤濕了毛巾,躲過了一氧化碳中毒這一劫。此時,身旁的一位工友林茂海被熏暈,他趕緊往老林臉上灑水,連拖帶拽地往外架。
探知瓦斯超限后,219掘進隊瓦檢員王世利和隊友們迅速撤離,行至“三水平二段鋼帶機”處,發現鋼帶機道已被摧毀,而這條鋼帶機道是他們正常的避災路線!王世利和另一瓦檢員潘治斌意識到:只能走入風道北大巷!王世利掏出隨身攜帶的粉筆,在路石上書寫“此路不通,請走北大巷”,提醒其他工友。
搜救艱難中展開,救援工作明顯提速
二井口是出事工人的下井口,也是出煤口。據礦工介紹,井口部混凝土近40厘米厚,爆炸后卻“爛得像豆腐一樣”。
接到事故報告后,龍煤鶴崗分公司和新興煤礦立即啟動重大事故應急預案。
22日10時許,來自雙鴨山的一隊救援隊員正在緊急救援車內吃飯,一聲令下,隊員們放下沒啃完的饅頭立即集結。一位隊員說這是他到位后第三次下井,身背的是可供使用4小時的氧氣包及其他救援設備。
記者跟隨他們來到離二井口約50米的附井口。在井下溢出的漫漫煙氣中,指揮人員大聲對隊員們喊著一些救援注意事項。神情肅穆的隊員們隨即五人一車斗,沿著材料車道緩緩向井下駛去。
到22日,國家已經調集國內及黑龍江省內煤礦方面專家20余人現場參與制訂救援方案,在當地礦山救護大隊150人全員參與救援工作的基礎之上,又從雞西、雙鴨山、七臺河調集160名專業救護人員投入救援工作。
截至22日23時,井下通風已暢通,通訊、通電和井下運輸已部分暢通。救援工作明顯提速。
據介紹,事故中被搶救出來的63名受傷人員,已經分別被鶴崗礦業集團總醫院和鶴崗市興山人民醫院接治。鶴崗礦業集團總醫院收治的6名重傷員均已脫離生命危險。
22日,由安監總局局長駱琳擔任組長的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已成立,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已決定派員介入這一事故調查。
“決戰八十天”中發生的大災難
鶴崗礦區已有84年開采歷史。而新興礦的前身興山礦則是鶴崗市第一座煤礦。據新興煤礦人員稱,此次事故是“建局以來最大的災難”,在龍煤集團的重大礦難中,僅次于2005年七臺河礦難。
這是一個地質狀況復雜的老礦。據介紹,該礦“礦層塊段小,作業面分散,巷道多而長”,這些對于礦難救援來說,只會增加難度系數。
這又是一個數字化管理比較先進、電控監測水平較高的礦。資料顯示,該礦在省內煤炭系統最早應用井下人員跟蹤定位及虹膜考勤系統。
今年,該煤礦還因“安全生產和信息化建設基礎良好”,被選定為中韓合作“煤礦防災三維信息系統”項目示范企業。
記者在龍煤集團公司網站上看到,今年1至9月,鶴崗分公司百萬噸死亡率為0.09,安全控制指標實現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公司網站顯示,從10月11日起,鶴崗分公司開展了“全員決戰八十天,爭創安全最佳年”活動。 沒想到,在“決戰八十天”中,卻發生了這樣一場大災難。(記者 曹紅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