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一體兩翼” 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主體,國有企業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為兩翼
建立“公民社會” 要實現“官本位”向“社會本位”的轉化
“政社分開” 在社區衛生、養老、公交、咨詢、行業評定、決策、論證等方面向社會購買服務
昨天(4日),在珠海市政府機構改革的新聞發布會上,市改革辦主任戈曉宇揭開了一個謎:為什么珠海大劇院招標建設、珠海橫琴中心商務區建設、珠海情侶路的延伸與改造、廣珠輕軌拱北總站、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頻頻閃現珠海幾大國企的身影?戈曉宇說:“珠海政府機構改革是去年從國有企業開始的。解決好政企分開的問題為政府的體制改革開辟道路。”
首次出現“四個分開”
珠海大部制改革突出“一體兩翼”,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主體,國有企業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為兩翼。從1983年起,珠海市政府曾有過6次較大的機構改革。1983年的改革目的是提高效率,推行干部年輕化;1989年是簡政放權,理順政企關系;1996年是為了轉變職能,規范行政機制;2001年精兵簡政,進一步轉變職能;2004年理順關系,構建服務型政府。珠海編辦主任郭毅說:“這一次主題明確,主要是轉變政府職能,明確部門責任,這是歷次改革所沒有涉及的。過去部門多,分工細,職責不清,這次改革就是要加快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四個分開’,切實履行政府職責。突出管理和服務重點,政府該管的事情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越位的要退位、錯位的要正位、缺位的要補位。”
政企分開取得突破
戈曉宇認為,珠海政府機構改革在政企分開方面取得了突破。
據悉,目前珠海11家國企承擔著珠海市30%的重大項目建設,投資超過1000億,僅防災減災的項目投入就達100億。戈曉宇說:“這些事靠職能部門和財政撥款,什么時候能完成?而珠海的國有企業過去是過自己的小日子,沒有融入珠海大的建設和發展。而由職能部門去管本該由市場和企業做的事管不好,也管不了,成本高,質不高,效率不高,還容易滋生腐敗。而政府有關部門的職能轉移必須有國有企業、社會組織去承接,政府才有可能轉變職能,集中精力于政策、規劃、監管和服務。”從去年起,一些經營性資源、項目從政府部門剝離,珠海的國有資產開始向優勢企業集中,11家國有企業也是11個投融資平臺,進入關鍵性產業,成為珠海基礎設施、公共事業開發的主體。在許多人疑慮重重,怎么算珠海的財政收入也支撐不了恁多大項目的時候,這些項目已經轟隆隆地拉開了大幕。
一直以來,珠海政府機構“腿長”,社會組織“腿短”,嚴重不對稱。政府過強使得社會組織發育不全。戈曉宇說:“中國2000年沿襲的都是高度中央集權,后來又是計劃經濟,家、國一體,國、社一體。珠海至10月31日,只有1099家社會組織,作為主城區的香洲區占了84%,但是功能很弱。而經濟多元化、社會多層化、文化多樣化使得社會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就在珠海政府機構改革的同時,社會管理體制的改革已經破題,政社分開是這次改革的重要一翼。珠海打定主意在社區衛生、養老、公交、咨詢、行業評定、決策、論證等方面向社會購買服務。戈曉宇說,香港政府2008-2009財政年度的財政支出2000多億,其中屬于購買服務的津貼、合約服務、社會服務占了20%。香港的經驗值得珠海借鑒。事實上,在珠海政府投入了公平平臺后,珠海軟件協會就一直承擔著軟件企業的“雙軟認證”。珠海的社區衛生站則承擔著基本醫療、健康教育、婦兒保健、預防免疫、計生指導和康復六大功能。這都是典型的政府購買服務。
目標:建立“公民社會”
珠海希望通過“大部制”改革,實現“官本位”向“社會本位”的轉化,建立一個“公民社會”。
珠海市委書記甘霖說:“改革突出不同層級政府履行職責的重點,形成全面銜接、分工合理的職能體系。市一級主要抓政策、規劃、監管;區一級抓經濟社會發展;鎮街一級抓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公民和社會組織在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林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