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判決書上網的最初動議,來自于判決后引起的上訪。張立勇上任一年后,河南省赴最高院上訪率前三跌至全國第八
本刊記者/韓永(發自河南鄭州)
河南省東方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清亮這幾天有點窩火。他代理的一起案件的判決書上了網,但該判決書不僅把自己當事人的名字寫錯了,也把自己所在律所的名稱寫錯了。
這是王清亮第一個判決書上網的案子。該省從2008年10月份開始試行判決書上網,在王清亮看來,這帶來了很多積極的變化,但問題依然很多。
2009年10月9日,河南省高院發布《裁判文書上網公布管理辦法》,取代半年前的試行文件,力圖解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各級法院博弈上網率
判決書上網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對判決書上網標準的把握問題。“有些人對哪些判決書需要上網還把握不準,”河南省高院研究室主任李劍非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
在此前的試行文件中,對判決書上網有兩個例外規定:一是法定情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案件的裁判文書一律不上網”。二是兩種特殊情況。一種是“敏感性、群體性案件或其他社會影響較大案件的裁判文書,主管副庭長認為有必要推遲上網公布的,經主管副院長審批,可以推遲上網”;另一種是“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明確要求不上網公布其裁判文書,確有正當理由的,由承辦人呈報主管副院長審核批準,經主管副院長審核,可以不上網”。
“這里面存在著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對其尺度的把握決定了上網率的高低,”河南省某基層法院法官胡敬文分析。他說,從利我的角度考慮,除了少數改革的力推者,大多數法院和法官都會下意識地對這一標準作擴大化解釋,河南省高院和各中院、基層法院的博弈在所難免。
胡敬文說,規避判決書上網的路徑主要有二:一是擴大對敏感性案件的解釋,二是與當事人協商,由后者提出不上網的申請。
在河南省某中院,記者看到了該院從今年3月份到9月份的上網月報。月報中,在不上網的原因一欄,這兩個理由占據了大部分比例。該中院所屬各基層法院的上網月報,也顯示出類似的特點。
胡敬文說,對于敏感性案件的認定,有時要兼顧相關方面的感受,河南省高院很難搞一言堂。而由當事人提出申請,較之前一種做法,既避免了可能的爭議,又顯得冠冕堂皇。
河南省高院對此心知肚明。在近期召開的有關判決書上網的研討會上,該院政治部主任袁永新在列舉判決書上網遇到的問題時說:“有的法官怕當事人上訪、怕文書質量出問題,態度不積極,還有法官甚至直接動員當事人‘要求文書不上網’。”該院研究室主任李劍非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如果別人上網率高,就你特殊情況多,那肯定是把關不嚴。”
從制度設計上看,判決書上網的決定權,在作出判決的法院:上網的決定權在主管副庭長(中院和基層法院則多由庭長把關),不上網的決定權則在主管副院長。“這一設計的本意,就是通過提高審批的級別,對不上網嚴格把關。”李劍非說。
但在河南省政協委員、省高院監督員張樹才看來,不管是審判員,還是副庭長,還是主管副院長,實際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上文提到的中院及下轄各基層法院的月報,都呈現出明顯的先抑后揚的特點:開始上網率偏低,后來逐步提升。張樹才說,前者反映了各法院的自覺行為,后者則反映出河南省高院的強勢介入。
河南省高院介入的方式,是上網率與各中院和基層法院的績效考核掛鉤。河南省高院網絡辦主任陳海發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網絡辦每個月要對各中院和各基層法院的上網率進行統計,排名靠后者通報批評,并扣掉考評分。若該上網的沒上網,一旦發現,也“狠扣”考評分。
鄭州市中院研究室副主任朱世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判決書上網在考評中所占分值約有20分,約占考評總分的十分之一。
在河南省高院的強力介入下,河南省各中院和基層法院的上網率逐漸上升。鄭州市中院的上網月報顯示,近兩個月,一些業務庭室的上網率已經達到90%。
但河南省政協委員張樹才說,河南省高院領導與中院和基層法院之間的博弈,還會持續。“在人、財、物上都不受高院約束的各中院和基層法院,其實沒有太多理由聽從高院的調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