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江日報報道,上海為迎接世博會,規定穿睡衣者不能出門。新聞展示了一個凝煉的廣告語,叫睡衣睡褲不出門,做個世博文明人。
一種長款無腰線的全棉小熊或碎花圖案衣服,忽地成了文明的秤星,這可是睡衣界的里程碑,雖然是以雪藏為代價。
因為雪藏是有時限的。下限為明年10月——這是世博會結束的日期。也就是說,睡衣的革命性機遇來源于它的功用。它之見不得人,不是考慮到這種質地單薄的衣服會讓人出行時有患感冒的危險,也不是考慮到大上海奔向世界級的“海派俚俗遺害”,它惟一的害處在于,有礙觀瞻,在國際友人扎堆的時候,有礙外國相機底片里觀瞻,有損泱泱大市的禮儀風范。
衣服之事,有關大體,我亦戚戚。釣魚的鉤,一定要穿便衣,否則會空掛,釣魚人一定要穿制服,否則不是“執法”。衣服之涵義很豐富,近來就有人因假穿制服獲罪,而生活之中,標榜品味的,還不是言談舉止,而是左胸上不足一平方分米的品牌LOGO。于個人來說,衣服是面子,于城市來說,大多數人的衣服就成為大面子。
只是里子與面子,有時實在步調不一。打領帶的未必不隨街吐痰,穿拖鞋的,未必不下水救人。不穿睡衣睡褲,固然潔凈了外國友人的相機,而那些制服下的釣魚事件,可是傷了某位城市友人的小指。
當然,寬容些說,號召子民穿或不穿睡衣出門,倒也不致于敏感到自不自由的份上,每個城市都可以有性格么。問題在于,你如何去號召呢?美國想號召他的子民多綠色,少污染,于是米歇爾女士白宮種菜的大照片登報,它沒有試圖要求國會通過一個《關于要求美國公民人均種上一棵大白菜的規定》。馬爾代夫希望全世界減小“熱島效應”,那關乎他的國民生死,不過他的總統是跑到水底下開了一個內閣會議,而沒有游說聯合國下發一個《關于制定每國每日熱量排放量的條例》——雖然,這些事情,都關大體。
在中國,類似的條例是有的,前些時,四川洪雅縣就下發過一個《關于全縣干部必須在自家陽臺上種上三角梅》的規定,我不知道那個縣如今是不是“洪雅梅貴”,貴過人了。更遠的案例也有,以革命和運動的手段去改變文化領域的事,人們大概也不至于忘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