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其實不只是王奶奶,很多家庭面對失能老人都有類似的擔憂,和不接受失能老人相比,很多相對健康的老人也遇到了公益養老院一床難求的情況。在北京的四季青養老院,記者了解到,雖然這里的入住率已經飽和,但是前來登記的老人還是絡繹不絕。
北京市四季青養老院院長 劉中麗:
那么在這個樓里登記的老人已經有1000多人,那這個(安排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現在目前我知道的已經有排(隊)三年的時間,還沒有進來的老人。
主持人:
今天的老人明天的我,今天我們來關注老人的話題。
巖松,剛才從這個片子當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所說的特殊一些老人的群體。那么他們所面臨的這種情況,包括他們家人所面臨的情況,是不是我們今天這個社會的一種必然,或者說我們未來也要面臨這樣一種情況。
白巖松:
你知道我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呢,我首先看到的不是可憐、同情或者說福利機構的欠缺,我首先看到的是羨慕。為什么這么說?片子一開始的史大爺,他病了之后會有五個女兒辭職來到他的身邊,請問你我將來有可能嗎?我們這一代人將來的局面就是四個老人病在里頭,外頭兩個兒子或者媳婦,兩口子在那兒哭,不是不孝順,是沒有能力,這是第一種局面。第二個要羨慕的是剛才的老倆口,人家夫人都78歲了,但是老兩口能相濡以沫,一直走到現在,你想象一下還有相當多的是單身的老人們,那么他的局面會更悲慘。所以我用“羨慕”這樣一個詞其實在提醒我們自己,提醒這個社會,如果我們今天不能做好很多事情的話,將來讓這些羨慕的局面是不會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發生,因此如何善待今天的老人,關注到明天我們將得到一種什么樣的社會的照料,所以千萬不能冷漠,冷漠今天的老人就是冷漠明天的我們的自己。
主持人:
實際上你說的“羨慕”,應該說也是帶有一定苦澀的羨慕。
白巖松:
那是。
主持人:
剛才我們在片子當中也有同樣的感同身受。造成今天的這樣一種狀況,原因在哪兒?
白巖松:
我覺得長期以來,首先有一個數字,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里頭,是居家養老,養兒防老是根深蒂固的,99%目前在中國是居家養老,只有1%是社會養老,兩個因素造成的,第一個社會從觀念上來說,應該說是三個原因,第一個觀念上不太接受,啊,有孩子送出去養了,孩子不孝,后面戳脊梁骨,即使真不孝也要裝孝,對嗎,這是第一個原因,觀念。第二個經濟能力,你想想,包括農村在內,我們這么廣泛的,這么多的老年人,現在有多少個有經濟能力能把老人送到社會性的福利機構里,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第三,社會福利機構雖然在快速的發展,但是跟不上需求。我們來看這樣的一個數字,老年性福利機構,你看到2005年的時候,我們全社會擁有多少張床位,到2005年的時候,在城鎮有41萬,在農村有89萬,然后住養了多少人呢?到2005年的時候,連農村帶城鎮加起來108萬,全國多少老人啊,其實我們現在都知道,我給大家看這么一個數字,大家可能感觸可能就更深了。到現在為止,咱們國家超過60歲的老人已經占總人口的12.79%,也就是1.62億60歲以上的老人,剛才我們說了,全社會的福利機構才能解決108萬的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杯水車薪。所以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就構成了這樣一種局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