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群體性事件漸成多發態勢。由于成因不同、涉及的利益群體不同,其表現方式也呈多樣化,給公安機關的妥善處置帶來了難度。如何妥善處置,既能將事件造成的社會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又能最大限度地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就成為各級公安機關都在思考的重大課題。筆者在基層公安工作實踐中,通過對處置過的多起群體性事件的總結和思考,體會出一點心得。盡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表現方式不盡相同,但也有共同點。我們在處置這類事件時有一些共同的思路和方略可供把握。
第一,所謂的群體性事件,必然有其發生、發展的緣由。無風不會起浪。絕大多數事件,無非是群眾的某些訴求無法得到滿足,投訴無門被逼無奈而采取的極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想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或者是社會面的關注,進而有人能出來傾聽他們的呼聲,解決他們的問題。其發生、發展的初期,一般是平和的,非對抗、非暴力的。這個階段,是解決問題、平息事態的最佳時機,社會危害輕、處置難度小,處置成本低、處置效果好。
第二,學會傾聽,溝通很重要。我們的相關職能部門,在遇到這類事件時,大可不必畏之如虎,或存以厭惡之心;乇芡仆杏谑聼o補。群眾也在從我們的態度中看他們的希望。群眾的傾訴過程,其實也是一個釋放怨氣、舒緩情緒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拋卻厭煩,耐心地坐下來傾聽、溝通,也許相互的理解和解決的辦法就在傾聽和溝通過程中產生了。
第三,真誠為第一要義。要抱著真心真意為群眾解決問題的態度而來,而不是抱著單純解決群體性事件的態度而來。真心不真心,群眾是能看得出來、感覺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誠意不足,群眾對我們的戒心和敵視是無法減弱和消除的。應當通過我們的言語和行動,讓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我們是來幫他們的,對于他們的處境和困難,我們感同身受,并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在積極地想辦法。只有這樣,才可能消除他們的敵意和對立情緒,我們的意見,群眾才可能去聆聽和采納。
第四,承諾要適當。但凡群體性事件,一般都是有訴求的。群眾總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解決點什么問題,總會要點什么說法。此時,空洞的說教是蒼白的,承諾顯得很必要也很實際。但是,一定要注意,承諾要有限度,不能超出底線。所謂的底線,就是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我們現場處置負責人的權限。須知,不論處置者的職務是什么,既然得到授權,那在群眾眼里就代表黨和政府,答復就是嚴肅的,是要兌現的。所以,在作出答復和承諾前,要慎之又慎。什么要求能辦到,什么要求是不切實際的;什么要求能辦到什么程度;什么要求是公安機關分內的事,可以現場拍板確定;什么要求超出公安權限,需要黨委政府來解決。這些事一定要說的清清楚楚。如果僅僅是為息事寧人而敷衍了事、信口許諾,將會留下隱患。也許當時能夠暫時平息事態,但當群眾望眼欲穿仍等不到承諾兌現時,他們的義憤會更大,黨和政府的誠信會受到損害,再次鬧起來時處置難度也會更大。
第五,態度要堅決,觀點要明確。群體性事件,歸根到底,有其訴求的合理成分,但同時也會有其行為的違法性。在這一點上,態度一定要堅決、明確。在承認其訴求合理成分的同時,必須明確地指出其行為的違法方面。事件的處理過程,事實上也是雙方的博弈過程。無原則的退讓,結果往往是得寸進尺。所以,一定要在認真傾聽和充分肯定的同時,毫不猶豫地指出其違法的事實及可能帶來的后果。恩威并重、剛柔相濟,才有可能打消某些人心中存有的各種非分之想,降低處置難度,保證事件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圍內得以解決。
第六,積極依靠黨委政府,慎用警力。群體性事件,說到底是人民內部矛盾。馬克思主義經典觀點認為,人民內部矛盾是非對抗性矛盾,是可調和的矛盾,需要用民主的方法來解決,而不是專政的方法來解決。警察,作為國家機器的組成部分,它的根本職能是專政。群眾對警察,有著一種隱形的對立情緒,想當然地會認為警察是來打壓他們的。這一點我們毋庸諱言。現階段,各種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絕大多數還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由利益引發出來的涉及群眾吃穿用住的生活性問題。這些問題,事實上大多數并非公安機關所能解決,而是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責。動輒動用警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僅不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處置不當往往還會激化矛盾,將對話激變為對抗,引發出更大的事端。所以,在處置群體性事件中,公安機關要有合理準確的定位,不必動輒沖到第一線。
其實,群體性事件并不可怕,它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只要我們能多一分愛心、多一分耐心、多一分誠心,妥善處置是可期的,和諧關系也是可期的。
(作者高岳為山西省大同市公安局城區分局副局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