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看到新加坡聯合早報的一條新聞,說新科諾貝爾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高錕的太太慨嘆,他早一年拿到獎就好了,原來“今年年初患上老人癡呆癥的高錕,現在已不能完整地講完一個句子,但他是明白自己得獎的”。
面對這樣傲人的榮譽和惋惜的慨嘆,想起李政道的一句話,“諾貝爾獎只是一片浮云,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為浮名絆此身”。這就是科學的真價值。
高錕的這座獎杯又勾起了國內很多人的“諾獎情結”,就像當年中國足球始終沖不出亞洲,國人朝思暮想,幻想只要沖出亞洲,中國隊就可稱世界強隊,拿到了諾貝爾,代表中國科學才是世界一流。然而,中國男足跌跌撞撞在日韓缺席的情況下占了個跑道,結果一球未進被踢回亞洲,反而為這樣的民族情結抹上一大敗筆。
原因在于,只想沖出亞洲,卻忘卻了我們日夜所迷戀,并且愿意為之終生追求的,恰恰是偉大的體育精神,那就是普世的人性光輝和奮斗的榮光。諾獎亦然,諾貝爾獎只代表科學的高尚、智慧的嘉獎。只愛中國隊,而不愛足球運動,不是真球迷;只求獎金論文拿第一,而不是為科學獻身,也是偽科學家。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某國內權威前幾天說,中國的科研能力在世界上已經排第五,而統計的根據僅僅是發表論文的數量。如果以如此量化的指標來度量科學的能力,我不知道伽利略所代表的科學家精神是否也可以度量?在牢里,伽利略在教皇的名義下不準發表論文,不準演講,不準討論學識,四年以后他眼睛瞎了,五年后他就過世了。沒有論文、沒有浮名、甚至沒有自由,在那個時代只有“惡名”,然而科學的光輝,卻和他帶領我們看到的星星一樣閃閃發亮、一樣永恒。
拿獎變成終極目的,正是這種量化科學的浮躁和短視。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8位華裔諾貝爾獎得主都是我們時代的勇士,他們帶領不同膚色的精英、利用不同國家的資源、使用不同領域的知識、操作不同國家制造的儀器、站在前人和其他科學家的肩膀上,才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
不需要用國籍和民族的政治標準來約束科學,高錕和楊振寧在中華大地工作多年,李政道培養了一批中國嬌子,他們都是中國的驕傲。科學沒有國界。
全球化時代,科學也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做派肯定行不通。而是要:吾愛國,吾也愛科學、愛真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