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8日,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自由采訪。據了解,采訪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的境外記者有1307名,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涵蓋346家媒體。 中新社發 許康平 攝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38年前,羅伯特·基特利一個人為中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國家形象”而激動。如今《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增加到9人,7個人在北京,2個人在上海。他們自由地居住生活,體驗著中國社會的變化
本刊特約撰稿/陳君 本刊記者/王艷
9月19日晚上,《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伊安·約翰森在北京參加了一場婚禮,喝了不少酒,“像中國人一樣,我習慣了在北京的生活。”
“記錄中國的現在和變化,關注普通人的生活”,是伊安最感興趣的事情。就像他的前輩羅伯特·基特利一樣。
作為《華爾街日報》外事記者,基特利1971年6月“獲中國高層批準”到北京、上海等7個城市采訪,成為新中國建國后《華爾街日報》來華第一人。
“看來中國一切恢復正常了。經過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些過分的行動之后,秩序已恢復——有些過分行動,是西方過分夸大的⋯⋯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今天的生活至少是過得去的。若同過去比較,那更是大大地改善了⋯⋯”當年基特利的報道在西方引起關注。
如今,這些文字依然生動。
人民大會堂的座上客
1971年的北京街頭,幾乎難覓外國人的蹤影。
自1949年以來,“紅色中國”就一直令西方媒體充滿了質疑和恐懼。第一個要答疑的人是美聯社記者蘭卡什爾。1956年年底,致信周恩來獲得簽證后,他走過羅湖橋,成了第一位踏足中國大陸的北美記者。
6個星期里,蘭卡什爾奔走8000公里,從中國大陸發來長篇的報道。“中國就像一部由6億個零件組裝的超級機器,以最快的速度運轉著。”蘭卡什爾描述道,“6億中國人忘我地埋頭苦干,要把他們落后貧窮的祖國建成一個現代化國家。”
后來,中國國內政治氣候的變化,又把剛剛向外國記者開啟縫隙的大門沉沉關上。
“那時能來中國的記者,鳳毛麟角,說是記者,但都被視為貴賓或外賓。”曾在美聯社實習的美國留學生杰克感嘆道。他2008年來到中國,“掃街”成了主要采訪任務,而不是像羅伯特·基特利,能夠進出人民大會堂,成為座上客。
先后擔任《華爾街日報》出版人、《南華早報》和《香港日報》主編的基特利,永遠不會忘記1971年6月21日的夜晚:他和夫人,與《紐約時報》助理總編輯托平夫婦、《每日新聞》社長兼發行人阿特伍德夫婦等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接受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和宴請。
作為為中美破冰造勢的首批美國記者,他們已經在中國采訪了數周時間。此前,只有社會主義國家和一些西方左派政黨媒體記者才得到邀請。“那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時刻。我還帶著妻兒,他們也都非常難忘這段經歷。”基特利2008年在復旦大學作演講時回憶道,“對中國的看法,也從此改變。”
會見時,翻譯冀朝鑄和唐聞生分別在周總理左右入座。唐聞生感覺“這是老朋友的聚會”。
周恩來對大家回憶了壯年時期在南京度過的歲月,感慨道:“現在作為總理,我就沒有那么自由了。”說到這里,他用開始出現壽斑的手指著基特利手里的筆記本說:“比如,我現在說一句,你們就記一句。”
借助外國記者的筆,周恩來談了新中國對臺灣政策等問題,強調中國將永遠不會允許為臺灣“獨立”而舉行的公民投票,因為這問題不存在,臺灣人都是中國人。
新中國領導人的風采,令基特利難忘。之后不久,他又參與了尼克松訪華的報道。
不過,基特利還是習慣把目光瞄準大時代背景下的普通人。法國記者羅拔·紀蘭的專著《中國印象》,就記錄了基特利1971年的一篇關于中國社會的報道。
“工廠和人民公社,正在創出新的生產紀錄。事實上,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也進行著基本建設。食品和基本消費品,看來供應充裕,絕大多數家庭,都有充裕能力,購買生活必需品⋯⋯所有這些,構成一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國家的形象。”基特利寫道。 幾周時間里,基特利等美國記者訪問了“中國遼闊地區的七個城市”,也走訪了改造干部的“五七干校”,“在市內、市郊的工廠、公社,所見所聞,都顯示出一種全國一致性。山西省領導人甚至說,他們已消除了省級政府中6/7的高級職位。精兵簡政,是當前一個口號。”
偶有空閑時間,基特利領著兒子溜到了北京的街道。一位男子為了看這對金發碧眼的父子,差點撞到柱子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