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李沛高中畢業后就來到德國法蘭克福,在這里學習、工作、生活快十年了。雖然與祖國相隔萬里,但用他的話來說,“生活中我時時刻刻都能看到祖國的影子。”
鬧鐘手表、毛巾牙刷、皮鞋箱包、家具電器……李沛大部分生活用品都產自中國。“這些中國的產品便宜實惠,很多外國人的生活照樣也離不開,‘國貨’已經滿天下了!”
“洋貨”——老人們揮之不去的記憶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五十年代,“洋貨”是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人心中揮之不去的記憶。在那個年代里仍舊是——火柴被稱為“洋火”,煤油被稱為“洋油”,自行車被稱為“洋馬兒”,鐵釘被稱為“洋釘”……形形色色的“洋貨”暴露出當時我國輕工業的薄弱。
年約古稀的萬國平老人至今還記得,以前的“洋火”跟現在的火柴還不太一樣,隨便找個干燥的地方蹭一下就能點著,很不安全。“那時一盒‘洋火’也就兩三分錢,但為了節約,我還經常到鄰居家引火。”
萬國平的女兒告訴記者,由于多年以來都習慣把火柴叫“洋火”,后來也改不了口,現在老人點煙前還會沖她說“秀兒,把‘洋火’遞給我!”
1949年我國的成品糖產量還不到20萬噸,從古巴進口的白糖進入國內市場后,供給情況才略有改觀,但普通百姓一年到頭還是難得嘗到幾次“甜”。
目前我國自行車年產量已經超過8500萬輛,占世界總產量1/3左右,整車出口占到世界貿易總量60%以上。“當我第一次聽說自行車時,根本就不相信兩個輪的‘洋馬兒’能騎著走,親眼看到后還傻愣了半天呢!”78歲的重慶老人馮安族說。
“三大件”的變遷——百姓生活迅速變化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縫紉機、自行車和手表,被俗稱為老“三大件”,擁有這“三大件”也是當時跨入富裕生活的象征。
“姑娘們結婚,能陪嫁一輛自行車,那是很風光的,很多姑娘是坐著自行車出嫁的。”家住石家莊的張鳳祥老人說,當時的老“三大件”是憑票供應的。
到了1978年,老“三大件”的供應有所改善,但輕工產品仍然緊缺,多數消費品實行憑票定量供應,甚至連簡單的日用小商品如發夾、洗衣板、紐扣等等都顯得緊缺,肥皂等洗滌用品人均年消費量僅為1公斤,日用家具、皮鞋等成了很難買到的奢侈品,家用洗衣機和房間空調器年產量分別只有400臺和200臺。
改革開放后,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老“三大件”逐漸被冰箱、洗衣機、電視機這新“三大件”代替,百姓生活也增添了更多色彩。
1980年,北京市民張欣花了將近半年工資,托人買了一臺大連產的星海牌黑白電視機,喜歡用收音機“聽”足球賽的他從此改成“看”足球賽了。“當時那個興奮啊!院子里好多人都到我家來看電視!”
但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手表、自行車是再普通不過的商品,新“三大件”也不再是稀奇貨了。據統計,當時北京百戶居民擁有電視機147.4臺、冰箱104臺、洗衣機100.4臺,呈現出飽和之勢。
進入九十年代,用上傳呼機、大哥大,家里有25英寸以上的大彩電,才夠得上“洋氣”。而進入新世紀,手機成了普通的通訊工具,電腦成為工作娛樂的重要工具。輕工業成為吸納超過3500萬人就業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民生產業,極大地豐富了百姓物質文化生活。
“國貨”滿天下——“中國制造”福澤百姓,惠及全球
走進張欣家里,小到鍋碗瓢盆、洗漱用品、小家電,大到液晶電視、三開門冰箱、鋼琴和各種家具裝飾,一應俱全。“哪怕是在十幾年前,這樣的生活我們想都不敢想啊!”
“經過6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輕工業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的感受是最深切的。”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步正發說,目前我國45個輕工行業的10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許多產品產量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增長了幾百倍、幾千倍甚至上萬倍。
輕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輕工業產值、利潤、出口額等都出現了驚人的增長。2008年,全國輕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總值達93898億元,比1949年增長了1524倍;出口額3092億元,增長了8357倍;利潤6278億元,增長了5556倍。
物美價廉的輕工產品不僅惠及中國的百姓,也使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受益。在世界貿易量中的比重,我國生產的小家電占到80%,空調、微波爐、羽絨服占70%,日用陶瓷占60%,冰箱、鞋占50%……
家住華盛頓的美國人琳達·斯特福德家里,早晨叫醒的鬧鐘、盥洗室里的牙刷毛巾、上班的套裝和皮鞋、辦公室的空調和咖啡壺、女兒最愛的芭比娃娃,全都是“中國制造”。她感嘆地說:“現在就算不走出美國,我們身邊也到處都是中國!” (記者何宗渝、劉菊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