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跨越:從溫飽到小康,生存型生活轉向發展型生活
一場亙古未有的變革正在中國廣袤的鄉村展開:2009年8月19日,國務院部署在10%的縣市先行試點,10年內基本實現全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千百年來,“養兒防老”的傳統將被社會養老所取代。
讓廣大農民“老有所養”,是繼免除農業稅、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后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
“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永不停歇的夢想。但在新中國成立前夜,人們連最低的生活都難以維持。那時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4000萬災民等待救助。
60年后,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近158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近108倍,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增加2.5萬倍,財產性收入進入尋常百姓家。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超過22個百分點,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分別屬于富裕型消費結構和小康水平。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3歲。
從短途的城市周邊游到國內游、出境游,從簡單的跟團游逐步發展到自助游,旅游成為人們生活的普遍需求。茶樓、酒吧、咖啡屋、書屋、度假村等多種休閑娛樂場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
從貧困到溫飽,從溫飽到總體小康,邁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讓人人享受教育的權力,人人得到基本醫療保障,這是中國正在著力實現的美好圖景。
“人民生活正在從關注溫飽的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也就是從單純地過日子變為享受新生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是我們所有跨越的落腳點,只有實現了民生的跨越,我們所有的跨越才變得更加真實,更有意義。”石仲泉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