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7日電 題:第二炮兵科技閱兵 戰略導彈方隊“零差錯”“零失誤”
作者 李永飛 張榮
數十米長的長車利劍,要齊唰唰地“零誤差”通過天安門,沒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和輔助器材,僅憑苦練實難實現目標。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閱兵訓練中,素有“科技之師”之稱的第二炮兵受閱部隊運用多年軍事斗爭準備成果,廣泛開展訓練器材革新和科技創新活動,科技閱兵為戰略導彈插上騰飛之翅,實現了閱兵任務“零差錯”、“零失誤”。
科技創新為大國長劍“保駕護航”
“每輛車重達數十噸,光輪子就有20多個。”兩次參加閱兵的戰略導彈方隊一號車駕駛員張彥坤說,從1999年國慶閱兵場到今年的閱兵訓練場,他感到最大的變化是導彈家族變大了,方隊增多了,雖然同樣的跑道給訓練增加了不少難度,好在科技的魅力破解了道道“瓶頸”。
進駐閱兵村之前,從二炮首長到各級機關都把導彈武器裝備的絕對安全作為閱兵訓練工作的第一要務,閱兵訓練大隊認識到,要發揮科技革新成果的最大效益,不斷提升導彈武器裝備的穩定性和安全系數,確保絕對安全可靠,萬無一失。
針對閱兵訓練對武器裝備的特殊要求,他們研制出一套“閱兵訓練管理軟件”。記者看到,整個閱兵村的管理和訓練,都被科學地“流程化”了。全部受閱流程,被分解成若干階段,每個階段又被分解成若干動作,每個動作再分解成若干要素……科學的流程化管理,使閱兵訓練和管理像精密儀表一樣運行。
參閱裝備既有“大高個”,也有“小身板”,他們著眼各型導彈武器不同性能和外觀,對導彈“抬頭”的角度進行了不同數值的抬起角改制,并運用新材料、新工藝對導彈外觀噴涂紋飾效果進行反復試驗和比對,讓“長劍新裝”既保持了武器裝備性能參數的穩定,又達到雄壯、威武、美觀、搶眼的閱兵效果。
在二炮受閱裝備車場,記者零距離感受了科技創新帶來的便捷高效。打開“車場監控系統”,端坐熒屏就能將偌大的裝備庫區盡收眼底,不出房門就能隨時巡檢巡防,再加上重點部位的“雙人雙崗”警戒巡邏,“人防”與“機防”相得益彰,使武器裝備安全如磐;點擊為閱兵訓練量身定做的“裝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20余萬條信息將所有裝備的性能參數、故障處置、維護保養記錄等囊括其中,實時查詢、實時監控、實時分析等功能為裝備選用、指揮決策提高參考,裝備使用和閱兵訓練效益得到同步提升。
科技訓練為終極目標“助推加燃”
前不久,在受閱部隊全軍裝備方隊的綜合考核中,二炮某常規導彈方隊駕駛員王龍憑借“零誤差”的優異成績贏得滿場喝彩。
“如果不是科技興訓,這樣的目標永遠只是神話。”小王一句話,道出二炮受閱部隊依靠科技創新帶來的巨大效益。
導彈裝備車“個頭大”,十幾輛裝備車編隊行進,距離難控制、隊形難保持、時間難掌握,這些難題都成為閱兵訓練之初影響制約成績提升的“瓶頸”。
窘境逼出科學決策,困難催生創新思維。很快,大隊領導從一次次跟訓和反復研究中找到應對之策,整合軍地資源、依靠科技興訓擺上議事日程,“三招”打開科技興訓的新局面。
借梯上樓闖新路。他們先后投入160余萬元引進高科技成果,為每臺導彈裝備車加裝了信息技術含量高的車載訓練輔助系統,實現了“騎線、標齊、卡距、等速”駕駛的液晶屏幕直觀顯示和數據實時監測傳輸,訓練成績與日攀升。
科研創新增效益。他們借鑒過去科技練兵的成功經驗,率先研制并為每臺導彈裝備車加裝了“車輛綜合駕駛考核系統”,使原本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導彈武器裝備如虎添翼,不僅減少了裝備磨損消耗,也提高了裝備車駕駛的精準度。采訪中,該系統的主要研制者、某常規導彈方隊方隊長施湘陽用一組數據印證了“科技提速”的說法:使用系統后的第一次考核,該方隊的成績由以往40%的及格率升級為90%的優秀率,騎線、標齊誤差由上級規定的10厘米縮至一半,列距誤差由0.5米提高到0.3米。
集思廣益為安全可靠提供保障
隨著科技閱兵成果的廣泛推廣,一批技術含量較高的輔助器材不斷運用到閱兵訓練中,以往一些傳統革新手段逐漸被個別官兵淡忘。然而,一場小雨卻改變了他們科技創新“喜新厭舊”的觀念。
一次訓練中,天空突然飄起小雨,不少駕駛員的訓練成績忽好忽差,極不穩定,有的甚至從“最優”滑到“及格線”。從訓練場回來,訓練大隊就立即召集骨干進行了分析研究,原因很快浮出水面:受天氣影響,高科技輔助器材不是變得“近視”,就是成了“睜眼瞎”,直接影響到訓練效果。
訓練輔助器材不是“萬能膠”,必須多管齊下為閱兵安全可靠加上“雙保險”。為此,一系列舉措相繼出臺——
不斷加大基礎課目訓練力度,苦練、巧練與精練相結合,采取分步細訓、分解精訓等辦法打牢受閱官兵的基本功,根治他們對輔助器材的“依賴癥”,依靠過硬的軍事技術贏得先機,確保圓滿順利完成閱兵任務。
對高科技訓練輔助器材進行適應性改進,著眼“全天候”等要求不斷擴大環境條件適用范圍,使之發揮更大效益,提高閱兵訓練的質量水平。
“拉繩卡距”、“秒表計時”、“三鏡一器”等傳統方式和訓練輔助器材重新返回訓練場,與“車輛綜合駕駛考核系統”、“電子測速儀”等高科技輔助器材“土洋并存”、取長補短,實現輔助訓練的最大效率。
多措并舉,招招制勝。各種訓練輔助器材的效能優化和功能互補,使受閱官兵心理適應和駕駛操作的“感覺”得到反復錘煉,部隊的整體訓練成績不斷攀升,多次在全軍受閱部隊合練和適應性演練中表現出色。
徜徉在閱兵村,“電子教官”、“網絡論壇”、“激光測距”……一個個現代科技新名詞吸引著記者的目光。先進的訓練理念、方法和手段,讓閱兵訓練充滿了“技術含量”。科技興訓,科技強軍,為今日閱兵訓練提速增效。(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