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新中國成立60周年隆重慶典活動對城市環境的要求,持續5個多月的北京長安街大修目前已接近尾聲。在這次大修工程中,使用了節能減排技術和環境友好新型材料,實現了我國在城市道路建筑材料領域技術創新和應用,充分體現了‘人文、科技、綠色’的理念。 中新社發 趙振清 攝
2009年8月14日,采用國內生產的新型環保瀝青進行攤鋪后的北京長安街顯得格外美麗。新型環保型瀝青在低溫抗裂、防滑、減噪和抗車轍性能等方面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能夠滿足長安街國慶閱兵和日常交通的高標準要求,攤鋪后道路的使用壽命可以延長至15年左右。 中新社發 玉龍 攝
中新網8月26日電(李季)本月25日,歷時5個多月、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長安街大修工程宣布竣工,正式做好了承載新中國成立60周年隆重慶典的準備。作為中國政治的“主動脈”,長安街上涌動著中國六十年發展所累積的蓬勃張力,即便是最細微之處也蘊含著六十年變遷的復雜與深厚,見證著新中國成長的足跡。
60年變遷 “神州第一街”見證新中國成長足跡
建國之初的長安街,嚴格意義上是指東起建國門、西至復興門一段。不過,隨著首都經濟社會的發展,長安街延長至現在的約四十七公里,漸有“百里長街”之稱。
對長安街真正大規模的建設始于50年代。1953年,建國門至西大望路由7米擴展到10米;1955年,南長街南口以西到西單路口拓寬;1956年,打通了長安街向西道路,修建西單至復興門段工程;1958年,長安街向東道路被打通,修建了東單至建國門段工程;1985年,新的長安街規劃通過,提出長安街兩側建筑距離應為120米;1999年,長安街完成了自身及其延長線環境整治和西單文化廣場、王府井步行街的改造。
從長安街的歷次擴建修葺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北京市行人出行量的迅速增長以及給整個道路交通帶來巨大壓力。數據顯示,從1986年第一次出行調查以來,北京市日出行量年均遞增4%,到2003年,不含步行出行量,達到2100萬人次,增長了87%,預計2010年將達4000萬人次,長安街的歷次修葺,見證了國人生活水平和國力的提高。
與此同時,長安街兩側的建筑物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北京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城樓對普通民眾敞開大門,到國貿中心、東方廣場大規模興建,再到麥當勞、“巨蛋”在這條街上出現,中國1978年后的開放度,在長安街上被一一量出。
改革開放伊始,長安街首先“試水”對內開放,佇立在街邊、昔日神秘而不可親近的政治設施俯下身來擁抱普通民眾。1979年和1988年,北京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城樓分別對公眾開放,1991年,長期只對外國人和國內少數官員開放的友誼商店也把普通顧客請進店中!
80年代中期,隨著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著力吸引對外投資被提上議事日程,作為“政治一條街”的長安街開始向外商敞開懷抱,不過只在延長線上提供開發空間。1984年,國貿中心開始在東長安街延長線上興建,六年后竣工開業,一個集辦公、住宿、會展、購物乃至娛樂多項功能于一身的小型商業社區,就此與長安街上的各類政治地標遙相呼應。
中國改革開放在90年代煥發“第二春”,加速開放的長安街對商業資本的兼容力度順勢達到頂峰。1992年4月23日,北京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緊鄰長安街的王府井開張,街邊立起的碩大金黃色英文字母“M”昭示,這一美國生活方式的通俗象征在中國政治心臟地帶有了一席之地。
與較早建成的國貿中心相比,東方廣場離長安街中心地帶更近,建成的樓宇更多,開發的面積更大,中國改革開放向前推進的速度和深度赫然可見。占地十萬平方米的東方廣場將長安街的開放提到新高度,但歷經二十年改革開放的中國社會卻開始面臨商業浪潮過度沖刷的危險,由此滋生的“一切向錢看”等扭曲價值觀也波及到長安街,致使這座以莊重肅穆著稱的“政治一條街”一度廣告林立,違章建筑橫行,相關部門為此在國慶五十周年前夕出手整治,將附著其上的“過度商業化”塵垢擦拭一凈。
進入新世紀,一枚在長安街落戶的“巨蛋”——中國國家大劇院成為這條街道開放的最新標志。這座建筑有著一個閃閃發光的鈦金屬穹頂,遠遠望去既像一枚“巨蛋”,又像一艘太空飛船,這座文化建筑的前衛和新穎程度,即便放眼全球也足以與各國頂級建筑相媲美。
圍繞國家大劇院建筑風格的爭議從它開工的那天起就從未間斷,無論孰是孰非,不可否認的是,與一度過度追求商業化的浪潮相比,國家大劇院的誕生讓外界看到了中國這一全球新興經濟體對本國文化事業乃至國家“軟實力”的關注。正如一家西方媒體所評論,“這枚‘巨蛋’本身就是一種表演,它想表明中國不僅經濟飛速發展,而且繁榮的同時也帶來文化上的覺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