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
墻外曝光,墻內方覺,美國司法部已經不止一次令有關部門陷入這樣的尷尬了。從2004年的“朗訊門”、2005年的“德普門”,到如今鬧得沸沸揚揚的CCI行賄案。令人奇怪的是,“德普門”的出現,曾間接催生了2006年的“反商業賄賂風暴”,但CCI案曝光后,雖然中石油、中海油、東方電氣、華潤電力、定州電力、大唐電力等涉案企業名單越排越長(見8月20日《京華時報》),至今卻未見司法部門主動介入。
按照國資委的說法,目前幾家中央企業正在展開內部調查,國資委紀律檢查“主要是針對央企的負責人和領導,企業內部的問題首先要自查清楚”。問題在于,受賄有單位受賄與個人受賄兩種,單位收取賄賂,是破壞公平競爭秩序,為海外企業牟取利益的行為。這種情況下,單位本身就是受賄主體,甚至可能成為犯罪主體,顯然不可能查得清楚,糾得出來。
另一種是個人受賄,如果受賄者只是具體業務的經辦人倒還好說,可多數情況下,行賄目標鎖定的可能是“說話管用”的人,是企業的負責人或高層管理人員,指望他們自己把自己給“挖”出來,似乎強人所難。以東方電氣為例,盡管該公司聲明,已經第一時間進行排查核實,尚未發現有違反相關制度的行為,也沒有發現相關人員有接受商業賄賂的行為,這類聲明用語寥寥,缺乏詳細的事實支撐,公信力很值得懷疑,更有甚者,一些企業仍然保持著沉默,不接受媒體采訪,它們是否真在“自查自糾”只有天知道。
俗話說得好:任何人都無權做自己的法官。排除利益回避因素,企業自查自糾,也無法解決性質認定的難題。美國司法部查處國內企業的腐敗行為,根據的是《海外反腐敗法》及國內相關法律,這些法律對什么是“商業賄賂”,什么是正常的經濟來往,有著非常明確的界定。企業根據法律制訂行業、員工自律手冊,大家只需對號入座,就知道哪類行為屬于“高壓線”,哪些地方位于“安全區”。像CCI這樣向企業高管送現金,為客戶子女支付學費,安排企業員工及其家屬海外旅游,一看就是明顯違法的。
可是,在商業賄賂行為的界定方面,我國的法律、規章一直相對模糊,大家都知道收紅包、拿回扣屬于受賄,但現代企業之間的商業行為十分復雜,很多情況下,就連當事人都搞不清自己行為的性質。比如,醫藥企業能否贊助醫院的學術活動?企業對事業單位的捐贈如何與對單位行賄相區分?長期以來,無論中外企業,都曾主動向我國反商業賄賂主管行政部門提出過請求,希望他們及時更新法規,對商業賄賂行為做出更明確的界定,避免大家在實際操作中無心“踩雷”。可是,反商業賄賂行動開展了三年,我們還是沒有見到類似法規、規章的出現。如果企業連自己行為的性質都搞不清楚,又怎能指望它們在自查中分清是非對錯呢?
綜合上面兩個方面,在企業反腐問題上,由企業先搞自查自糾,發現線索,是非常不合適的。更何況《刑事訴訟法》第83條已經明確規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說明企業自查并非啟動偵查的前置程序。美國司法部的報告已經詳盡到行賄的時間、地點、金額,有些行賄者甚至已被美國國內法院定罪,這些報告或判決,已經是最好的查案線索,也足以證明“犯罪事實”的發生,既然如此,我們的司法機關,實在不能再坐視不動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