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公開聽證會前,參會的消費者代表多在各自小區(qū)里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住戶對水價上漲持反對意見。富有戲劇性的是,本次聽證會的14名代表中只有2位反對水價上漲(8月17日《中國經濟周刊》)。
調查顯示大多數住戶反對漲價,在媒體報道中,質疑聲音也是占主流,但投票結果卻是贊成票占壓倒性多數。蘭州水價聽證會出現的這種怪現象并非個案。在7月31日舉行的洛陽市水價調整聽證會上,18名代表中,也是只有1人反對漲價。實際上,這種民意和輿論“一邊倒”反對漲價而聽證會“一邊倒”贊成漲價的現象不斷在各地上演。聽證結果為什么離民意越來越遠?聽證代表“手口不一”的怪現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縱觀幾年來各地舉行的聽證會,我發(fā)現了一個“三部曲”:第一部,聽證代表由物價部門隨意挑選,強烈反對漲價的市民總是當不上聽證代表;第二部,聽證代表產生后,申請漲價的企業(yè)都要逐個拜訪,美其名曰“溝通”,實際就是“公關”,甚至可以說是“收買”;第三部,也就是聽證會的“人格分裂”了——為了政府的“信任”和企業(yè)的“誠意”,他們不得不選擇“贊成”,但為了給市民一個“交代”,他們又要作出一點“反對”的表示。
不難看出,主導“三部曲”的是一些長期流行的“潛規(guī)則”。雖然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申請漲價的企業(yè)與政府官員及聽證代表之間發(fā)生過什么利益輸送,但除了“潛規(guī)則”,還有什么力量能如此“合法”地強奸民意呢?
說起來,我國的聽證制度建立還不到十年,但現在已經被架空了,甚至走向了它的反面。為了保證公共事務中的民意表達,讓聽證會真正成為民主決策的制度基礎,就需要提高聽證的透明度和民主性。比如聽證代表的產生由政府“挑選”改為群眾“推選”,禁止申請漲價的企業(yè)與聽證代表直接接觸。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