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刃劍”作用需警惕
采訪中,有關專家認為,網絡猶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推動著社會的開放和進步,但若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也有可能使一些原本不會發生,或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事情,演化成一種公共事件,造成嚴重后果。
例如,“石首事件”值得檢討。2009年6月17日,一個青年的非正常死亡,如同去年同期的貴州“甕安事件”一樣,讓湖北省石首市迅速占據國內外各大媒體頭版位置。
但不同的是,當年甕安縣政府迅速澄清事件真相,有效阻止了事態發展。但石首市政府卻因封堵輿情信息,讓流言和謊言通過網絡進一步傳播,加速了事態的惡化。特別是通過濫用警力等手段強勢介入,更是造成民眾與政府對立,一度引起局面失控。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以“躲貓貓事件”、“杭州飆車案”、“羅彩霞事件”、“處女賣淫案”等為代表的一系列網絡事件,最后都上升為社會公共事件,且在真相大白之前,已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本刊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事件都呈現出相同的規律,就是每當一個局部事件發生,流言和謠言通過網絡迅速傳播,網友發帖,引起眾多跟帖,帶來更大規模點擊和評論,然后被門戶網站轉載,人們再用手機或即時通訊媒體向親友群發,傳統媒體迅速跟進,最終釀成社會熱點事件。
隨著網絡技術手段的日新月異,網絡傳播途徑也呈現多樣化。比如跟帖、論壇、網上調查、網上簽名、電子郵件、博客/個人空間等。此外,還有即時通訊群和移動電話短信。網民的意見、情緒與態度等,通過這些途徑向現實社會傳播。
“大多數網民在網上傳播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極易受到‘匿名身份’的‘網絡非理性’左右,易產生非理性的判斷和情緒。如果缺乏正確疏導,就容易使初衷偏離方向”,在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齊善鴻教授看來,“平息這類事件,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更容易損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
信息不對稱是關鍵
受訪專家認為,網絡傳播反映出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但在網絡輿論事件彼此起伏的當今,有些地方政府官員還不懂網絡傳播的規律,在應對網絡輿論壓力時顯得束手無策。
“有些政府官員對一些可能誘發公共事件的問題看不出苗頭,看不出問題背后的民意和訴求,以致釀成大事件”,李成言教授認為,“很多網絡事件看似個案,但在網民心中,已有多個類似事件的積累,一旦有個事由,必然會集中爆發。加上事件發生后,有些官員不善于積極應對,使情況越來越糟。”
據專家介紹,在危機公關和議題管理上,最好是事件發生后12小時內作出反應并啟動應急預案。但本刊記者發現,以往政府部門的回應,多數仍是事后的、被動的,扮演著消防隊員的角色。由于失去向公眾傳達全面準確信息的第一時間,為流言和謠言的滋生蔓延提供了空間。
“由于網民身份匿名,以致少數人缺乏為自己在網絡上的非理性行為承擔責任的意識”,尹韻公認為,“網民情緒化地參與網絡傳播,若再有敵對勢力想利用網絡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會使網絡傳播更具有沖突性、震蕩性和破壞性。”
多位專家還認為,社會身份地位沖突、利益沖突,是構成了網絡大事件的基本要素。本刊記者調查也發現,以往的網絡事件沖突中,給人印象往往一方是弱勢,比如兒童、婦女、農民等,另一方則是強勢,比如富人、官員等。而網民的情感傾向,一般定勢在弱勢一方,以致事件真相撲朔迷離。
除社會身份地位沖突外,與網民利益密切相關的話題,也是引發公共事件“易燃點”。比如周久耕事件之所以引發輿論熱潮,本質并非官民沖突,而是利益沖突。作為房管局長的周久耕,聲稱要懲處低價銷售樓盤的開發商,這必然激起期盼房價下跌的主流民意的強烈反彈。
“網絡沒有屬地劃分,可在現實中,各地警方基本遵循屬地管理原則”,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一位干警告訴記者,“網絡輿論事件的特點,是各地網民就某一地的某件事形成快速的、規模性的聚集,政府有關部門要在短時間內整合現有資源,做到快速聯合反應,確實是對執政能力的考驗。”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每天新增網站近3000家,其中大部分是體制外的商業網站,再加之外資大量進入我國互聯網企業,都增加了網絡監管的難度。
受訪專家認為,網絡傳播對傳統的監控體制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相關部門亟待提升管理經驗,完善相關機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