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征求意見的個體工商戶條例若最終能成為現實,將意味著一種良好傳統的回歸。
每一個自由的人,無論貧富和地位,都有權利參與合法的商業經營。通過承認這一原則,我們也許可以重新回到那個個體經濟繁榮的年代。
那個年代從30年前開始出現。推著小車、扛著扁擔的人們,偷偷摸摸走到街上,得到政府的鼓勵和歡迎。在這段難得的好日子里,原本獨臂難支的國有經濟突然碰到了“個體戶”以及鄉鎮企業,整個社會變得無比有活力,市場的光輝也開始殷澤我們。而與個體經濟繁榮同時出現的,是整個社會的活躍狀態,這讓人印象深刻。
但這都是往事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引車賣漿者”們走到街上,受到禁止和驅逐。眾所周知,其惡劣的后果之一,是催生了城管和攤販的激烈矛盾,并日益撕裂著社會。
不過,必須得指出,這還不是最惡劣的后果。更壞的事情潛藏在社會深處,不易覺察,但從根本上腐蝕著我們珍惜的社會理念。
一個社會是否為個人提供足夠自由和寬容的環境,經常決定著這個社會是否有活力。在經濟上,這種活力通常表現為個體經濟的興旺。因此,政府對待沿街叫賣小販的態度,一定程度上能折射政府將如何對待社會的每一個個體,以及一切與個體相關的領域。這個社會是否同意個人在法律范圍內自由從事經營,體現著這個社會在文化上和社會生活中愿意給個體提供多大自由,也折射出政府在其執政理念中,如何衡量國家的權力和個人的權利。
只要略微回望就能發現,與民間經濟勃興相伴而生的,有文化的興盛,有個人生活的豐富,也包括政治上的積極變革和探索。而站在歷史的坐標之上遠望,從古老的唐宋時代,我們這個國家就曾在對個體經濟寬容的同時,獲得過積極而健康的社會狀態。
長久以來,這種個體經濟的強大,曾被學者和觀察家當成逐漸改變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態的重要途徑。許多人相信,個人在經濟上的積極參與,將伴隨著公民權利意識的增強,伴隨著參政意識的增強,從而導致真正的責任政府。而更為準確的一種說法可能是,個體經濟的繁榮和個人生活的活躍,都是基于全社會范圍內,寬容和自由的理念得到推行。
基于此,我們也非常有理由從相反的方面擔心,長久以來,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流動性經營活動設置重重阻礙,不但可能削弱乃至扼殺個人的經濟活力,甚至可能損害這種寬容和自由。
很難想象,在某個領域蔑視個體權利的社會,會在其他領域強調同一種權利。因此,對小商販權利和尊嚴踐踏的背后,折射出更多令人不安的執政理念:對社會生態缺乏寬容,對每一個個體缺乏尊重。
同樣基于此,我們和很多人一樣,對《個體工商戶條例(征求意見稿)》中所透露出來的積極善意感到欣喜。除了意味著城管和攤販的矛盾有望逐漸消弭,我們認為,這份意見稿可能表明,政府和社會正在重拾對于個體經濟的重視。我們同樣樂于這樣解讀其背后的意味:維護普通人在生活中的自由而不是對這種自由竭力約束,仍然是執政者在制定政策時優先堅持的原則。
因此,盡管還會有種種不足,我們熱切地希望這個條例盡早實施。我們熱切希望,屆時,那些被追逐而逃竄的商販,終于可以告別屈辱和辛酸的生活方式;而我們的國家,也終于可以擺脫那種令人臉紅的社會圖景。我們歡迎這種進步,因為我們渴望已久。(張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