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六十年前,幾億中國人被劃分為三大階層: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一九七八年以后,中國社會原先固化了三十年的階層狀況出現了新的變動。經濟領域內的改革開放,帶動了社會結構的變化,原來的各個社會群體產生了劇烈的分化和組合。而這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出現了一個新的中產階層,他們在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同時,也成為了中國社會的良性推動力和變化風向標。
從今天起,本社將推出一組稿件,從不同角度探討中產階層的崛起為中國社會已經帶來的變化和未來的走向,敬請垂注。)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八日電 題: 中產階層:穩定中國社會 重塑“中國性格”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中國中產階層人數如此之多,以至于北京在奧運期間不得不停駛一半的車輛,才能保證道路暢通。”路透社專欄作家包立德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崛起,對越來越多的人而言,“中國夢”正在實現。
二00二年,中國社會學研究會會長陸學藝發表了他的代表作《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他提出,中國中產階層的數量已達到八千萬人以上,并且以每年約一個百分點的速度在增長。“樂觀地估計,到二0二0年,中國中產階層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達到百分之三十三甚至更多。”陸學藝對本社記者說。
如此龐大的人數足以表明,一個新興的中產階層正在崛起。他們掌握或管理著約十萬億人民幣的資本,使用著中國半數以上的技術專利;他們直接或間接的貢獻著全國近三分之一的稅收總量,從事著占全國進出口貿易額中四成的商業活動。
“中國人最大的夢想是什么?首先是錢袋子鼓起來。”崔萌放下手中的茶杯對記者說。
身為一家門戶網站的部門經理,三十四歲的崔萌在北京擁有兩套住房,以一輛別克君越代步。“我們目前的這種生活,我們的父母年輕的時候想都不敢想。他們每次從農村到北京來看我,都不能理解我們公司是‘賣什么的’,能掙這么多的錢。”
越來越多的人“錢袋子鼓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邁入中產的行列,出國旅游變得稀松平常,說起普拉達或路易·威登就像父母念叨菜市場的西紅柿,原先被自行車“統治”的道路上開始爬滿寶馬、奧迪……中產階層的壯大正在革新中國人的財富觀和消費文化。“中國幾代人追求的‘過上好日子’的夢想,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不僅是‘圓夢’,而且可以說是‘超額’。”崔萌說。
“中產階層對中國社會的貢獻不是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財富的增加。”陸學藝認為,一個理想的中產階級社會應該是這樣的:人們的生活相對富足,人們有較強的生活愉悅感,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社會有一套公正、公平的價值體系,人們有自己的信仰。這些標準歸結為最后的目標:這個社會的成員是幸福的、自豪的、安定的、團結的。“中國夢不僅僅是一個財富夢。”陸學藝說。
在他看來,在中國,中產階層還承擔著維持社會穩定的功能,在社會中代表著溫和的、理性的意識形態。這些作用和功能的發揮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數和比例之上的,當中產階層已經發展到足夠強大,它是任何暴力和暴政的天然敵人,會成為社會的“穩定器”。
“政治清明、社會和諧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陸學藝說,中產階層正在成為一個使市場經濟社會得以穩定發展的支柱階層,他們關心政治,關注社會發展,同情貧弱者,希望生活穩定,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
與此同時,中產階層也被賦予了重塑“中國性格”的期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中產階級在促成中國社會形成一套主流價值觀。
“我們相信通過自身的努力就能實現人生的價值,我們希望社會為每個人的奮斗提供公平的起點;我們要在競爭中不忘分享和關懷,在前行中相互慰藉和守望;在個人奮斗時牢記社會的責任,在自我追求成功時關愛他人和社群。”張頤武說,最近三十年來逐漸形成的這樣一種價值觀,主要通過中產階層來體現,也仰賴經由他們而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性格。(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